“據小婿所知,那些所謂價值千金的香料,在彼處根本就是尋常之物,不說隨處可見吧,但也是唾手可得!”

“妹夫有些言過其實了吧!我曾和東京那些外商打過交道,從他們口中得知,那些香料可是千金不換的。”卻是趙楷生怕被再次忽悠,便提出異議試圖駁倒穆栩。

誰料穆栩卻懶得多做解釋,當即手指換了個地方,說道,“也罷,如果兩位看不上這裡,那就換個地方,這裡你們總該滿意了吧?”

趙佶看著穆栩手指所落之地,嘴裡試探道,“此處難道是昔日玄奘法師所到過的天竺?”

“然也,天竺的富庶我想二位都有所耳聞,此處盛產黃金、象牙、糧食、美女,百姓又多溫順,乃是再好不過的建國之選。”

說到這裡,穆栩遺憾道,“要不是有吐蕃高原所阻,這麼塊黃金之地,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手的。”

聽了穆栩這番充滿誘惑的話,連一直心懷牴觸的趙楷,都有些忍不住了。

要知道宋時雖然沒有《西遊記》一書,但唐玄奘遠赴西天拜佛取經的事蹟,卻早已深入人心,以其為背景,創作的故事話本同樣不在少數。

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們對天竺富庶的認知。

而趙佶這個老色痞,在聽穆栩說那裡美女眾多後,更是眼露精光,一臉神往之色,恨不得眼下就能見識下那些異域美女。

就在他快要陷入美好暢想中時,卻聽趙楷問到了關鍵所在。

“就算我答應下來,但建國之事又豈是嘴上說說?頭一個難題就不好解決,兵馬從哪裡來,又如何抵達那裡?”

趙佶回過神來,也跟著道,“三郎所說,也是朕想問的,賢婿眼下說的就是再好聽,誰知會不會是畫大餅?”

穆栩在來時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因而直接了當回道,“我可對天起誓,倘若我日後食言而肥,讓我不得好死,死後永墜阿鼻地獄!”

說完,他將視線投向趙楷,接著分說道,“內兄的問題,我也可以現在就回答。我的計劃是,若我將來果真有幸一統天下,到時自會允許二位從大宋招攬一些舊部,並遷徙一些人口。

至於如何到達那裡,就更不是問題了,想必兩位來時,已見過我麾下的艦隊了吧,不知覺得如何?我也不怕告訴你們,像是這樣的艦隊,我在琉球還有一支。”

趙佶父子聽了這話,才知穆栩究竟有多麼深謀遠慮,更是在心裡升起一陣陣寒意。

他們又不是傻子,豈能想不到,穆栩在琉球駐紮艦隊的險惡用心?

與此同時,趙佶不知為何,還憑空生出一絲僥倖心理,暗自慶幸當日將趙福金嫁給穆栩的決定。

他清楚的很,就衝兒子趙桓的德行,即便讓其生出三頭六臂來,怕也不會是穆栩這便宜女婿的對手。

若真有這麼一日,那穆栩今天的承諾,可就顯得珍貴無比了。畢竟古往今來,但凡亡國之際,帝王之家都落不到好下場,即使不被斬盡殺絕,那後人註定也會泯然於眾。

想到這裡,趙佶終於放下最後一絲芥蒂,向穆栩詢問道,“賢婿有何所求,還請直言相告?”

穆栩嘴角翹起,對這位岳父的識時務頗為滿意,答道,“我想讓岳父給天下人下道明旨,在其上力數一番大內兄的不孝之舉,順便再將皇位傳於三內兄。”

沒等趙佶答覆,趙楷就沒好氣道,“如此豈非多此一舉,索性禪位給你得了。”

穆栩笑而不語,只靜靜看著趙佶。

趙楷不懂這裡面的門道,趙佶又怎會想不到?

穆栩這樣做的目的顯而易見,無非是想將大宋攪成一灘渾水,從法理上最大程度否認趙桓的正統性,好為他南下侵宋找一個最好的藉口。

站在昔日大宋皇帝的角度而言,趙佶自不想答應,這個會讓他無顏面見祖宗的要求。

可要是站在個人的立場考慮,趙佶卻有不得不應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