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危亡在即(第1/3頁)
章節報錯
面對柴進的疑惑,穆栩自然不好多說,只能推脫道,“這只是我的一點猜測,畢竟耶律大石此人本事不小,又時刻想著重建大遼。
可耶律延禧是何等人,咱們心裡清楚,耶律大石更清楚,明知不能對其寄希望,但耶律大石依然千里來投,怎能沒有目的?”
柴進若有所思道,“使君的猜測,怕是八九不離十。耶律大石自投奔耶律延禧後,表現的頗為恭順,如今更是掌控了其麾下三分之一兵馬。”
穆栩聞言看向前方几十米開外的耶律大石,眼中不停閃爍,隨即就問道,“耶律大石與蕭奉先關係如何?”
燕青回道,“原本二人之間頗為劍撥弩張,但自從耶律大石突然和秦王耶律定走近後,兩個人關係已緩和許多。”
穆栩琢磨了下,發現還真不能再放任耶律大石發展下去了,否則讓他在關鍵時刻抽身離開,會極大削弱耶律延禧抵抗金人的實力。
“小乙,你找人將耶律大石想要自立的訊息,悄悄透露給蕭奉先知道。”
燕青抱拳回道,“是,屬下得令。”
三人說話間,一座空置的營盤已然在望,耶律大石騎馬來到穆栩身前不遠,拱手說道,“穆使君,這裡便是臨時營地,可先入住歇息半日,今夜我家陛下要為大人舉報辦接風洗塵之宴,到時請務必參加。”
“好說,本官一定準時赴約。”
耶律大石見穆栩答應了,便告罪一聲,帶著幾個手下徑自往北奔去。
將大軍安頓下來,又四處巡視一番營地,確認沒有問題後,於當天傍晚,穆栩帶上柴進、燕青,以及二十名護衛,如約來到耶律延禧大營。
遠遠看見一群人在轅門迎候,柴進騎馬湊到穆栩身畔,向他小聲介紹道,“使君,為首的那個年輕公子是秦王耶律定,他左側那個中年文士便是蕭奉先。”
穆栩輕輕頷首,表示自己心中有數。
到了近前,自是由耶律定出面負責接待。
穆栩對此人沒多大興趣,只略微寒暄了幾句後,就將注意力放在蕭奉先身上,實在是這位名頭太大。
在交流片刻後,穆栩發現蕭奉先果真不是易與之輩,談笑間言辭懇切,使人有種如浴春風之感。
這讓他不得不感慨,這些能夠做到青史留名的奸臣,果然個個都有把刷子,怪不得能得君王寵信。
倒是在見到耶律延禧之後,讓穆栩大失所望,這個有名的逃跑皇帝賣相著實不佳,滿臉橫肉不說,還一副被酒色掏空的模樣,沒有一點天子威儀。
別說和趙佶相比了,便是蕭奉先都比他有派頭。若給這廝換上一身粗布麻衣,可能還以為他是殺豬賣肉的屠夫呢,哪裡像是一個皇帝。
耶律延禧可不知穆栩如何腹誹自己,他這時顯得極為高興,拉著穆栩坐到他下首,一口一個賢婿的叫著,還不時問東問西,簡直和後世的鄰家大媽似的,把穆栩弄得不勝其煩,又不好與之翻臉,只得硬著頭皮胡亂應付。
或許是看出了穆栩的為難,蕭奉先主動將話題扯到了天下局勢。
“穆大人,以您之見,大宋是否會和金國聯手?”
此言一出,耶律延禧總算是閉了嘴,忙盯著穆栩,看他如何作答。
穆栩將酒杯放下,正色說道,“從目前的局勢看,怕是真會如此。”
“哼,南朝實在不像話,虧得與我大遼還是兄弟之國,卻行此卑鄙之事,朕真是羞與趙佶小兒為伍!”
隨著耶律延禧這話,帳內一眾遼國大臣個個義憤填膺,出言聲討起大宋的背信棄義。
穆栩看到此情此景,卻在心中暗歎,遼國看來是真沒救了,如今剩下的利用價值,只剩下為自家拖延一下金國南下的腳步。
其實穆栩有此想法也不奇怪,只因在他看來,宋朝的確做的不夠地道,但遼國落到這般田地的罪魁禍首卻是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