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初定(第1/3頁)
章節報錯
也不知趙楷是如何勸說趙佶的,只過得兩日,趙佶就命人傳召穆栩入宮。
在宮中內侍的指引下,穆栩從晨暉門進入,一路經過大慶殿、文德殿、紫辰殿等外朝宮殿,向著後宮群玉閣而去。
說起北宋的皇宮來,其中還有頗多典故。據說趙匡胤建立大宋不久,便覺得開封城作為運河樞紐,又無險可守,再加上皇宮是由節度使府邸改建而來,太過狹**仄,便生了遷都洛陽的想法。
但由於當時的開封府尹趙光義大力反對,及至發生斧光燭影,趙匡胤暴斃而亡,此事便不了了之。
趙二這廝卻不知道,他的一點私心卻害苦了他的後世子孫。從宋真宗到宋哲宗這六位皇帝,要麼是如宋仁宗一般十三子全部夭折,要麼就是如宋哲宗一般沒有子嗣。
而究其原因,皆是因為這座皇宮在最初改建時,地下引水和排水的管道,大部分用的乃是鉛管。
後世就連小學生都知道,鉛是含有毒性的,人若是接觸久了,勢必會影響健康,可宋時的古人,瞭解這一點的卻並不多。這就造成了北宋的皇帝或是短命,若是少子。
當然,這其中除了開國時的趙匡胤兄弟外,就只有趙佶這一個例外。拒不完全統計,趙佶一生共生有八十個子女,乃歷代皇帝之冠。
大家可能會奇怪,為何趙佶這廝不止沒有少子的困擾,反而會和種豬一樣,生出一窩子女來呢?
其實這都是因一個道士的緣故,話說趙佶繼位之初,擔心自己和兄長宋哲宗趙煦一樣沒有子嗣,導致帝位旁落,便向道士求助。
當時有一個名叫劉混康的道士,向其進言道,“皇宮的風水不好,地勢太低,所以子孫不旺,如果陛下能在皇宮的東北方修一座山,將來一定能子孫興旺。”
東北方在周易八卦中為“艮”,卦象為少男,亦有多子之相,趙佶對劉混康言聽計從,就在皇宮的東北處建了一座山,這便是鼎鼎大名的艮嶽由來。
其後由於趙佶大部分時間居住在艮嶽之中,所以他也就避免了缺少子嗣的煩惱。
如果讓穆栩用後世眼光來看,他覺得那個叫劉混康的道士,八成是瞭解金屬鉛的特性,因而才借風水之名來忽悠趙佶。
畢竟在中國古代,那些道士除去修仙煉丹之外,往往還都是兼職的化學家,最早的火藥便是這些人鼓搗出來的。
就在穆栩神遊天外之際,不知不覺已至群玉閣外。內侍讓穆栩在門外等候,他自去通報不提。
不多時內侍去而復返,傳來趙佶口諭,命穆栩入內覲見。
穆栩收拾好心情,隨著內侍進入閣內,但見道君皇帝趙佶居中端坐龍椅,正和立於一旁的鄆王趙楷說笑,父子二人瞧來心情著實不錯。
不過穆栩此時的注意力卻不在他們身上,只因他方一進入閣內,就聽出東首屏風之後,傳來微不可聞的女子嬉鬧,以及環佩觸地之聲。
只是稍一思索,穆栩便猜出那屏風後面,必然藏著趙福金和她的一眾姐妹。
他對此恍若未覺一般,大步來到趙佶身前幾步遠,躬身下拜道,“臣定襄節度使穆栩,拜見吾皇萬歲!”
趙佶聞言立時喜形於色,對趙楷玩笑道,“穆卿家還是會這般說話,朕都有些擔心,他日後會花言巧語,哄騙朕的五姐兒了!”
趙楷一邊給了穆栩個大事已成的眼神,一邊嘴裡回應道,“兒臣覺得穆大人說的不對,父皇乃是神霄玉清王下凡,自該福壽無期,萬年都是說少了的!”
“三哥兒何時也學會這般油嘴滑舌了?”趙佶看似在責怪趙楷,可臉上的笑意卻怎麼都隱藏不住,可見他對這話是多麼中意。
穆栩見此情形,便適時配合趙楷道,“鄆王殿下說的不差,是微臣失言矣,該說官家壽與天齊才對!”
趙楷立時跟著附和起來,口中不斷插科打諢,把個趙佶樂的不時哈哈大笑。
過了好一會,趙佶才止住笑意,擺手道,“且住,還是說正事要緊。”
接著,他視線落於穆栩身上,說道,“卿家應該已經猜到,朕今日宣你來的目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