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趙楷勸父(第2/2頁)
章節報錯
穆栩立時在腦海裡翻找起,有關趙楷的歷史記載。
根據宋史記載,趙楷為宋徽宗趙佶第三子,原名趙渙,後更名趙楷。
其自幼聰明伶俐,長成後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因此深得趙佶寵愛,以至於趙佶多次動了立其為太子的想法。
若不是發生靖康之變,導致趙佶為了避禍,而匆匆傳位於趙桓,趙楷很有可能就會是宋朝第九任皇帝。
而且趙楷還是中國歷史上自有科舉以來,取得狀元身份最高之人。
他曾於重和元年偷偷隱姓埋名參加科舉考試,由於其文采的確非凡,竟一路披靡,進入了殿試。
在殿試中發揮更是出色,奪得了頭名狀元。發榜後,趙楷將實情告訴了趙佶。趙佶高興之餘,怕天下士子說閒話,就把當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為狀元。
只是他的結局卻不美妙,在靖康之變中,他與其他的皇室宗親一起被金人俘獲,押到了北國,於建炎四年六月死於韓州,時年只有三十歲。
在將趙楷的資料大致回想了一遍之後,穆栩著實有些摸不著頭腦。只因按常理來說,趙楷這般受趙佶寵愛,根本沒必要與他來往,畢竟他的身份極為敏感。
穆栩思索良久皆不得要領,便把這個疑惑說給樂和。
樂和聽後,有些不敢確定道,“會不會是這位鄆王殿下,想拉攏寨主,為將來未雨綢繆?”
穆栩撓了撓頭,說道,“這可能嗎?他與其來拉攏我,還不如在他老子那裡想想法子,好讓他老子趁早改立他為儲君。”
兩人猜測了好半天,始終搞不懂這位鄆王的用意。穆栩索性不再想了,嘴裡決斷道,“罷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反正再過幾日,我等就要離開東京,也不怕他耍什麼么蛾子!”
於是,次日午後,穆栩如約來到位於皇城腳下的鄆王府。
有意拉攏穆栩的趙楷在得到訊息後,第一時間就出來接待,態度親熱的宛如多年老友一般,將穆栩迎進府內。
路過鄆王府前廳時,看到橫跨王府與皇宮之間的飛閣,穆栩感慨傳言不虛的同時,也對趙佶的荒唐有了更深的認識。
古往今來那麼多天子裡,就只有趙佶能幹出這種事來,僅僅是為了方便兒子隨時可以拜見他,竟建了一座飛閣連線皇宮、王府。
也多虧的北宋被金人滅亡,再有就是趙佶父子都比較慫。如若不然,就趙佶這個搞法,不弄出個宋朝版的九龍奪嫡,那就有鬼了。
趙楷自不知穆栩所想,他看到穆栩盯著飛閣瞧個不停,臉上立時掛上得意神情,語氣帶著炫耀道,
“這是父皇怕小王在宮門落鎖之後,不能入宮拜見,特意命人修建的飛閣。”
穆栩當然明白趙楷此話的言下之意,無非是在向他顯示,自家有多麼受趙佶的寵愛。
見趙楷這般沒有城府,穆栩當即想明白了,他先前或許將其想得太過複雜,這廝壓根就是個被寵壞的公子哥,哪有什麼深謀遠慮?
此番請自己前來,怕還真就是為了拉攏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