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栩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話後,便乾脆利落的拍拍屁股走了,不過他十分確信,有蔡攸這麼個孝順兒子在,蔡京這老兒接下來的日子必定不會好過。

至於說宋江,穆栩壓根就沒放在眼裡,更不屑親自出手對付於他。以童貫那種多疑的性格,聽了方才那幾句話,回頭自有那黑廝好受。

說起來,也不知宋江一夥在聽到,他穆栩不用招安,便有高官顯爵的訊息,會是何種心情?

嗯,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待回頭臨走之際,定然要去那廝面前顯擺一下,扎一紮他的心。

穆栩所料不差,他前腳方一離開,後腳童貫就皺眉道,“穆栩說此事為太師手筆,有幾分可信?”

蔡攸冷笑道,“以我對我們家老頭子的瞭解,怕是八九不離十。他自來喜歡隱身幕後,讓別人替他衝鋒陷陣。”

童貫點了點頭,這件事乍一看去,的確像是蔡京的做事風格。再一想到宋江也可能在裡面插了一手,他便忍不住暗怒,當即就拿定主意,此次北伐遼國,就讓宋江所部充作先鋒。

蔡攸想的則更是簡單,不管此事到底是不是父親蔡京指使,反正他都當真了。待明日面見官家時,一定要告上一狀,趁此良機把這個礙眼的老頭子趕回老家。

果然,蔡攸出手,不同凡響。

正旦這日,接受完眾臣朝拜,臨下朝之際,趙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忽然說起了蔡京多年來的功勞。

就在眾臣以為,蔡京要三度復相之時,不想趙官家口風突變,竟賜了蔡京金銀玉帛等榮養之物,簡直讓人猝不及防。

只因趙佶此舉,乃是歷代大宋君臣之間的一種默契,但凡皇帝如此施為,那就代表著對這個大臣很不滿意,希望這個大臣能識相點,主動離職致仕,也省的君臣撕破臉皮。

而現在的情況是,蔡京早已致仕多日,身上目前就掛著幾個閒職,那趙官家今日這番舉動,又是為得什麼?

能站到這個朝堂的人,個個都是人精,因此只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其中的門道,定是蔡京不知如何惹惱了官家,所以官家這是讓蔡京回鄉榮養。

想通了這點,眾人立時向蔡京投去諸如同情,或是幸災樂禍等目光,可無一例外,沒有任何一人願為其開口求情。

蔡京的表現更是不堪,別看這廝都已八十有餘,但對權利的渴求卻反勝從前,無時無刻不想重回朝堂。

只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沒等再私下活動一下,好能夠重登相位,就迎來了這麼慘痛的打擊。

好歹輔左趙佶多年,蔡京自問對這位官家瞭解頗深,別看其平日只愛風花雪月,對朝臣也頗為寬容,可實際上心性卻極為薄涼。

情知此事再無挽回餘地,蔡京彷佛一下便被抽走了精氣神,但見他句僂著身子,顫巍巍出班領旨謝恩,隨後便奏道,

“臣年老多病,早已不堪驅使,今特向官家請旨,准許臣回鄉頤養天年。”

看到蔡京這般行將就木的模樣,趙佶不止沒有生出憐憫,反而心下越發嫌棄其老邁,當下便冷澹道,

“準了!太師多年勞苦功高,望歸鄉後能多加保重身體。”

“多謝官家隆恩,老臣銘感五內!”

二人你來我往,演了一出君臣相得的戲碼後,趙佶開口留下童貫、蔡攸,隨即便宣佈罷朝。

帶著二人回到後宮,趙佶一面任由宮娥給他更衣,一面隨口說道,

“那穆栩的請罪摺子,朕已經看到了,這件事你二人辦的不錯,只是他索要的錢糧是不是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