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罡星歸位(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到朱武的疑問,穆栩搖了搖頭,解釋道,“他即使今日降了,怕也是口服心不服,且晾他一些時日,反正好菜不怕晚,我有的是耐性!”
朱武附和幾句,在旁人看不到的角度,衝穆栩連使幾個眼色。
穆栩先是不解,隨即在看到朱武瞥向鄒潤後,頓時反應過來,這鄒潤的叔叔鄒淵,可以算死在孫翊手裡。今日他這般禮遇孫翊,說不得鄒潤心下會有想法。
想到這裡,穆栩當下便遣散眾人,只留下鄒潤,對其好生勸慰一番,還特意提拔了他,見其沒有什麼情緒後,方才放其離去。
雖說已攻下了太原,但其後幾日裡,穆栩依然忙的手忙腳亂,一面忙著安撫城內百姓,恢復民生。一面又遣了兩路大軍,由花榮、欒廷玉帶領,分別去攻打陽曲和赤塘關,以便扼守北地咽喉,防禦北方几個邊州來犯。
……
不提穆栩如何在河東攻城掠地,卻說當日宋江和晁蓋分道揚鑣後,落草二龍山已半年有餘。
這麼長的時間,宋江自然也沒有閒著,為了擴充實力,他和吳用這個默契搭檔,那是頻頻出擊,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每隔上七八日,就要去周遭州縣借糧。
與此同時,宋江還藉助自己在江湖上的名望,或是拉攏、或是強迫,招攬了不少所謂的好漢,像是什麼芒碭山的樊瑞、項充、李袞,孟州的施恩,蜈蚣嶺的王道人、李二僧等等。
宋江也不管這些人,平日裡是否作惡多端,有多麼良莠不齊,反正就是一股腦收入麾下,如此總算湊足了三十六員頭領。
對於宋江的近日的所作作為,青州知府張叔夜那是深惡痛絕,幾次上書朝廷,請求出兵予以剿滅。
但由於出了田虎、穆栩、方臘、王慶四人,將天下攪的天翻地覆,大宋朝廷哪裡還顧得上宋江這癤蘚之疾。
再加上殿前司太尉宿元景一力主張,對宋江等人進行招安,一時間竟然導致宋江一夥無人理會,使得其重新坐大,現如今又湊齊了三四萬嘍囉。
如此一來,宋江的心思不免又活絡起來,重新開始想方設法謀求招安。
他先是帶上戴宗等幾個親信,走了一遭東京城,去私下拜會了宿元景。在送上重禮後,宿元景這般告訴宋江,
“目下有四大寇作亂,官家日日為此事憂心,汝等若此時上書請求歸順,再有本官在朝堂周旋,必定可達成心願。”
宋江聽得這話,當即喜出望外,連連向宿元景保證,他回到山東後,就立刻著手向朝廷投誠。
出得宿元景府邸,宋江尤覺得不保險,想到世人傳說,趙官家喜歡微服私訪礬樓等煙花之地,便也去了那裡。
不想到了那裡,經過一番打探,宋江卻大失所望。原來舊年自李師師、趙元奴失蹤後,趙官家傷心之餘,也為了自身安全考慮,已有多日不曾來此地了。
宋江眼見此路走不通,只得徑自返回了二龍山。如此,也就少了原著裡,柴進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鬧東京這一橋段。
且說宋江回去之後,第一時間便找來吳用,與其商議起如何招安,避免再出現前番內訌之事。
吳用平日裡最擅長這種陰謀詭計,宋江方一詢問他,這廝便眼珠一轉,給宋江出了個主意。
到了次日,宋江召了眾頭領共議大事,先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隨後便道,
“宋江不才,自上山之後,承蒙眾兄弟錯愛,立我為頭領,今者聚的三十六員好漢,端的古往今來,實屬罕有。
我等好漢雖是替天行道,但刀兵到處,不免殺害生靈,讓小可心中常自不安。
思前想後,今宋江欲辦一場羅天大醮,一者為眾兄弟祈福,期盼大夥喜樂安康。二者祭奠逝者亡魂,以贖我等之罪。不知眾兄弟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