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保媒拉縴(第2/2頁)
章節報錯
眾人說話間,朱貴領著一牙婆走了進來,穆栩略問幾句,便花了五百貫銅錢,買了座距衙門三條街的二層房舍,又多給了一百貫,命那牙婆將房舍收拾出來,晚間要派上用場。
《日月風華》
柴進則更是直接,他取出二十兩金子送於那閻婆惜,交代她以後好生伺候宋江。
宋江見二人如此破費,自然不許,要將銀子還給他們。穆栩和柴進卻道,朋友有通財之誼云云,將其堵了回去。
當夜眾人就去新買的房舍,吃了頓喜酒,又把宋江送入了洞房。次日,在客棧歇息一晚的穆栩幾人,才向剛做新郎官的宋江辭行,徑直回了梁山泊不提。
就在穆栩他們在鄆城縣,為宋江保媒拉縴之際,遠在千里外的建康府,也有人再拉好漢去梁山泊落草,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前番史進遇到的王定六,而他拉攏的人,也是大大的有名,乃是浪裡白條張順。
至於說為何本在江州的張順,會來到建康府,那就說來話長了。原來張順兄弟自幼喪父,全靠老孃一手拉扯長大。
一開始兩兄弟皆在潯陽江上擺渡,明面上做艄公,暗地裡劫掠過江的行商。張順還有些好漢的氣節,只向過路商客下手,圖財卻不害命。
可其兄船火兒張橫不同,這廝心狠手辣,又極為貪財,只要是落在他手裡的人,無論是誰,他都要問一聲,你是吃餛飩,還是吃板刀麵。
所謂的“餛飩”就是脫了衣服,跳到江裡自己尋死,“板刀面”則是用板刀一刀一個。說通俗點,那就是橫豎都要人的命,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張順看不慣張橫的做法,再加上張橫對母不孝,兩兄弟自此分道揚鑣。張橫依舊在潯陽江殺人越貨,而張順則去江州碼頭,拉人賣起了魚牙子,日子過得不算富貴,但也清淨自在。
不想天有不測風雲,去年張老孃背上生了毒瘡,看遍了江州附近的郎中,都是束手無策。後來張順打聽到,建康府有個大夫叫安道全,是當地有名的神醫,能治各種疑難雜症。
張順侍母極孝,得了訊息後,就親自背上老孃,費盡周折來了建康。哪想到了城內尋到安道全住處,向鄰居一打聽,他當即就心涼了半截,只因鄰居道,那安道全吃了人命官司,已逃到不知哪裡去了。
張順極為沮喪,再加上所帶盤纏已是不多,只得準備打道回府。也是巧了,他揹著老孃來到城外,恰歇在王定六家的酒肆,王定六老爹見張老孃不住呻吟,便問起生了何病。
張順老實說了,又嘆息尋安道全不得,王定六在旁聽到這話,適時說道,“兄長若真要尋那安大夫,那小弟倒是知道他的所在。”
意外得了這訊息,張順當即大喜過望,忙向王定六請教,王定六也不隱瞞,將前番如何與史進結識,安道全又是如何惹上了人命官司,最後被迫與史進逃去梁山泊落草的事講了。
張順聽得直皺眉頭,“那梁山泊遠在山東境內,距此千里有餘,我一個人還則罷了,可老孃如今背瘡發作,怎生受得住路途之苦?”
王定六老爹忽然道,“這事不難辦,可將那綠豆粉外敷內用,暫時護住老嫂子心脈,有了這時間,必可安全抵達山東境內。”
張順謝過王老爹,自去買了綠豆磨成粉,於次日就要啟程前往梁山泊。去與王定六父子告別時,卻見他們將酒肆關了,收拾了家當,在門口候著他。
經過張順詢問,就聽王老爹嘆道,“老漢這兒子自小愛學槍棒,可卻一直未逢名師,前番那史小子來此,指點了他一番,就讓這小子日夜記掛。
昨日提到梁山泊後,他便動了心思,鬧著要與賢侄同去,老漢就這一個兒子,索性就由著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