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栩瞭然的點了下頭,向眾人解惑道,“那吳用如此作為,說來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壞宋押司三人清白。”

“什麼!他為甚這般做?”宋江登時怒了,要知道他這會兒可沒落草的想法,滿心裡想的,就是如何在官場更進一步。此時聽到有人要讓他報國無門,哪裡還坐的住?

穆栩盯著宋江,認真的說道,“自是為了讓你等三人走投無路之下,去清風山入夥。如此一來,就可擴充清風山實力。尤其是押司你,你在綠林名聲極大,要是有你加入,便能吸引更多好漢前去投靠。”

宋江想要反駁,可他思量再三,發覺除了這個可能,還真沒有別的解釋。

大夥聽了穆栩的話,一個個都不知說什麼好了。良久,才聽阮小七嘆道,“我們三兄弟上山前,與吳學究頗有往來,我一直當他是個磊落漢子,不想竟如此歹毒!”

劉唐更是破口大罵,“那個恩將仇報的小人,虧我還當他是自家兄弟,真是瞎了眼了,待我回山後,一定要向晁哥哥說個明白,到時絕饒不了他。”

聽到劉唐這話,穆栩便道,“我雖未見過那吳用,但想來那廝定是個陰險毒辣之輩,要不然也不會做出此等事,更不會禍水東引,將劫持生辰綱一事,嫁禍到我梁山泊頭上。”

吳用的心思被穆栩揭破,讓眾人都對其為人不齒,其中尤以劉唐最為義憤填膺。看到劉唐這番表現,穆栩嘴角微微翹起,心下十分滿意,總算沒讓他白費心機。

說白了,穆栩今日講了這麼多,可不是為了替宋江解惑。他的真實用意有兩個,那就是先離間晁蓋和吳用,然後更進一步挑撥晁蓋和宋江的關係。

有人可能要問,這和宋江有何關係?其實關係大了,因為穆栩明白,如果沒有外力干涉的話,宋江終究還是要走落草這條路的。

別看宋江此刻恨不得吃了吳用,但等其真加入了晁蓋一夥,他很快就會和吳用勾搭在一起。

原因很現實,前文已經說過了,那就是宋江和吳用的抱負相同。二人落草為寇的真是目的,從來不是為了佔山為王,而是為了吸引大宋朝廷注意,最後謀求招安,為自個換一個官身。

這並非是穆栩胡說,而是具有先例的,就拿水滸裡,曾出場過的十大節度使來說,他們之中大部分人,都是被招安的匪類。

歸根到底,源頭還是出在大宋朝廷那裡。由於大宋不禁土地兼併,導致許多百姓沒有活路,沒奈何只得挺而走險,選擇落草為寇。

於是,大宋朝廷為了圖省事,以及不殺那麼多人,便選擇對這些人進行招安,將其編入中央禁軍或地方廂軍。這便是宋朝目前為何會有,百萬地方軍和八十萬禁軍的由頭,也是宋軍戰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說回前頭,晁蓋一旦今日與吳用生隙,那日後等宋江與吳用親近時,他定然也會防備宋江。到時宋江再想如原著一般,輕而易舉的將晁蓋架空,進而篡奪其頭領之位,自不會那麼一帆風順了。

穆栩前番答應柴進來見宋江時,還滿心的不情願,卻不想竟這般巧,恰遇上劉唐來給宋江送禮,真乃意外之喜。

待穆栩說完那吳用的陰謀,眾人罵了一陣,便將話頭扯到別處,開始推杯換盞起來,這頓酒吃了近兩個時辰,幾人才從酒樓出來。

出得酒樓,劉唐自知今日差點闖下大禍,便不敢久留,與幾人告罪一聲,匆匆的去了。

宋江見劉唐可算走了,心下方去了塊石頭,笑著道,“今日得見兩位貴兄,宋江心中十分暢快,一時不免吃多了酒,此時有些口乾舌燥,不如去前街茶館吃杯茶如何?”

穆栩、柴進自是應了,當下一行人便拐出巷口,隨宋江往茶樓去,剛走到街口,一個婆子突然攔住眾人去路,向宋江求告起來。

那婆子自稱閻婆,據她所說,他們一家三口打東京來,以賣唱為生,昨日閻公急病去了,她聽說了宋江扶危救困的名聲,便特來求助。

宋江聽了這事,給那婆子送了口棺木,又賞了十兩銀子,便要將她打發走,誰想一旁作壁上觀的穆栩,卻叫住了那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