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1/2頁)
章節報錯
穆栩一面觀戰,一面問林沖道,“你覺得楊制使的楊家槍如何?”
林沖想了下,如實回道,“若論步戰,林沖自問不會輸給他,但楊家槍更適合馬上廝殺,所以我一時也判斷不出。”
穆栩點了下頭,認可了林沖的說法,而且經過這幾場較量,他已想明白了楊志身上的問題,非是楊家槍不行,原因還是出在楊志的心態上。
以穆栩的眼光來看,那楊家槍分明是千錘百煉的殺人招式,所以要想發揮這套槍法的威力,必須有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
反觀楊志其人,他恰恰就缺了這點,或許是由於重振門楣的想法,一直壓在楊志心間,導致他顧慮重重,這槍法使來固然不差,可卻缺少了其中神韻,遇到普通人自是無往不利,但若是遇上高手,怕是難以取勝,最多能保持不敗。
這還真不是穆栩胡說,從原文裡楊志的戰績就能看出:楊志對林沖,四五十合,平。楊志對索超,五十餘合,平。楊志對魯智深,四五十合,平。楊志對呼延灼,四十餘合,平……
只有對戰周謹和秦英時,楊志才取勝了,剩下幾乎全是平手。
透過以上戰績,你要說楊志武藝不行吧,但他能和林沖、魯智深等人戰平。可你要說他武藝好吧,他在原著裡又難求一勝。
因而楊志的武藝如何,一直是穆栩心裡的一個疑團,好在今日透過親眼所見,他總算明白了其中內情。想想也能理解,楊志這個人怎麼說呢,他幾乎一生都在為重振楊家聲威而活。
偏偏他本人時運不濟,先失了花石綱,又迫於無奈殺了牛二,再丟了生辰綱,最後走投無路落草為寇,這對楊志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幾乎已經喪失了人生的奮鬥目標,哪裡願意再賣力廝殺。
可以這麼說,楊志從始至終都不想當強人,哪怕最後隨宋江招安又能如何?他壓根看不上那個芝麻綠豆的小官,在其內心深處,想得是在戰場上為國廝殺,恢復祖宗基業。
就在穆栩想著楊志為人的時候,校場上楊志和魯智深已分出高下,自然又是平手。
魯智深見勝不得楊志,乾脆攛掇起穆栩來,“兄弟不是要見識楊家槍嗎,不如下來試試手?”
穆栩此時早沒了興致,當即推脫道,“楊制使已連鬥三場,我再下場難免有趁人之危的嫌疑,還是就此作罷。”
楊志見穆栩這般說,也未主動邀戰,反而又趁勢說起下山的事,穆栩知道如今不是招攬楊志的合適時機,當下也不強求,親自送其下了山,乘船出了水泊。
《仙木奇緣》
來到岸上,穆栩指著兩個小廝,和一個包袱,對楊志說道,“這二人給兄弟做個挑夫,到了東京自會迴轉,還有一包金銀,是給兄弟打點上官所用,希望兄弟此去萬事順遂,早日重振楊家聲威!”
楊志推脫不過,謝過穆栩好意,徑自拜別離去。
卻說穆栩送別楊志,回到山上住了半月,總算收到阮小五從登州傳回的訊息,得知他們此行一切順利,不日就能產出食鹽。
穆栩這才把心放下,翌日安排好山寨事務後,帶上阮小七、張三兩人作為伴當,出了梁山泊,直奔東京城而去。
說來也巧,這日他們幾人行至東京郊外,路過一道旁酒肆時,阮小七不經意朝裡面望了一眼,立時驚咦出聲,“哥哥,那不是楊制使嗎?”
穆栩聞聲看去,發現果然是分別才十幾日的楊志,卻見他此時模樣十分狼狽,蓬頭垢面不說,身上還帶著枷鎖。
其實早在穆栩幾人出現時,楊志就先一步看到了他們,只是一想到自己落到這般田地,實在沒有顏面相認,便故意將頭低下,企圖矇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