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行動綱領(第2/2頁)
章節報錯
穆栩見此情形,不得不站出來潑了一盆冷水,“兄弟們有此幹勁,是再好不過,但我們也不能一味蠻幹,凡事都需謀定而後動。”說到這裡,他看向宋萬,說道,
“就像宋兄弟方才問的那樣,我之所以按兵不動,有兩個原因。第一,先摸清周邊那些大戶的底細。第二,讓魯大師按西軍操練小的們。這樣一來,咱們才有合適的下手目標,也不會徒曾傷亡。”
聽了穆栩這番解釋,宋萬羞紅著臉,起身下拜賠罪道,“小弟不知哥哥一片苦心,就冒然提出異議,還請哥哥責罰。”
穆栩將宋萬扶起,安慰道,“兄弟說得這是什麼話,咱們都是因義氣而聚,為的就是圖一番大事。若有什麼不懂的,自是要事先問個明白,這樣才不會招致誤會,以免壞了兄弟情義。”想了想,他又看向另外幾人,嘴裡補充道,
“這話不單是對宋兄弟一人說的,也是對大家所說,希望咱們兄弟能開誠佈公,不可因私心而壞了大義!”
眾人轟然允諾,穆栩趁此機會,又參考後世兔軍紀律,結合當前社會現狀,頒佈了一系列獎罰措施,心下更是打定主意,等山上人多一些,就來個訴苦大會,用來收攏軍心,增強戰鬥力。
可以說穆栩今日的一番舉動,是奠定了梁山泊的日後行動綱領。就拿他提出替天行道的口號來講,為得就是收攏天下好漢之心,和在百姓那裡留個好印象。
說實話,穆栩挺看不上原著裡梁山泊的作為,他們說是義軍,但其中良莠不齊且不說,就拿替天行道這個口號來說,他們又落實了多少?
晁蓋在時還好說,等那宋江當上老大後,再看他和吳用的作為,簡直是在侮辱替天行道這杆大旗,二人為了騙人上山,背信棄義不說,更是做下許多惡事,害得不少人家破人亡。
先說盧俊義,人家本是大名府有頭有臉的員外,生得目炯雙童,眉分八字,身軀九尺如銀。氣勢洶洶,外表似天神,為人豪爽大方,仗義疏財,又頗受人尊重。毫無疑問,盧俊義在生活中是個人生贏家,他本不肯和宋江同惡相濟,屢次回絕宋江的入夥懇求。
可惜宋江就是瞧上了盧俊義偌大的名聲,不肯放他一馬。於是,吳用為取悅宋江,竟然規劃讓盧俊義自己寫下一首藏頭反詩,逼得他四處流亡。途中,宋江又將盧俊義擒上梁山,當面勸降,盧俊義寧死不從。吳用竟教唆盧俊義的管家李固去官府誣告盧俊義謀反,又強佔盧俊義的老婆和產業,導致盧俊義家破人亡,不得不投靠梁山。
與盧俊義相同遭遇的,還有撲天凋李應。李應本來也是一財主,因受楊雄等人牽連,與祝家莊結怨。宋江渾水摸魚,想撮合李應入夥,李應也不肯意與宋江同流,連面也不見,更回絕宋江收買人心的禮物。後來,宋江攻下祝家莊,仍想讓李應入夥。狗頭軍師吳用見狀,竟又使起壞來。
他命蕭讓假扮鄆州知府,以祝家莊狀告李應勾通梁山為由,將李應綁赴官府。途中,又讓手下劫取李應,送往梁山。這樣一來,好像梁山對李應有救命之恩。李應起先並不知情,宋江乘機再次勸降,但李應依然不肯答應。宋江這黑廝便假裝一副不強人所難的姿態,將李應放下山去。
李應還傻乎乎的以為宋江寬容大度,待回到家中,方知被宋江的狗頭軍師吳用坑害了。李家莊早已被夷為平地,而他的家人也被狗頭軍師“請”上梁山。李應悲憤難忍,但為了家人的安全,只好屈服梁山。
除此之外,宋江那廝連女子都不放過,強逼扈三娘嫁給王英那個無恥之徒,又昧著良心給花榮妹妹做媒,將其許配給被他們害的家破人亡的秦明。
而說到霹靂火秦明,又豈是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秦明本來為青州戎馬統制,相當於青州軍分割槽司令,在官場混得風生水起,哪裡願意落草?後來,他受命攻擊梁山,因性情煩躁,中了花榮之計,被擒上梁山。宋江又決議勸降秦明, 秦明是軍分割槽司令,而宋江最初僅僅個小吏,堂堂軍分割槽司令,天然不肯給宋江當小弟,所以秦明斷然回絕。
宋江又假裝一副不強人所難的姿態,放秦明下山。而此刻,狗頭軍師吳用早已給宋江獻策,派人假裝秦明在郊外燒殺搶掠,導致官府誤解秦明,將其一家老小悉數處決,又追殺秦明,秦明無法只好投了梁山。宋江和吳用這時,又假裝一副救人於水火的姿態,秦明面上服了,但想想也知,他心裡指不定多恨兩人呢!
還有美鬢公朱仝,按理說朱仝和盧俊義等人不同,他不僅是宋江舊相識,更是其救命恩人,可宋江怎麼報答救命之恩的?
朱仝因私自放了宋江,被髮配到了滄州,到了滄州後,他有幸得到了滄州知府的賞識,以及其子小衙內的喜愛。小衙內才幾歲,吳用為逼朱仝上山,竟然讓李逵殺死幾歲的孩子,這還不算什麼,最令人髮指的是,李逵那廝竟將孩子的頭皮剝下,頂在頭頂耍笑。
以上種種,數不勝數,就這宋江那黑廝還舔著臉,成日說什麼,我等兄弟為得是替天行道,在穆栩看來,他們這番舉動,實在惹人發笑,也侮辱了那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