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京(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偏偏他母親又是當朝公主,深受皇帝寵愛,對他這個外孫,也不免愛屋及烏。禁不住自己女兒苦求,皇帝一時心軟,也就同意了穆栩十六歲之前,可以同母親一起前往遼東,與父親團聚。據說因為這事,當時在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最後還是在皇帝強壓之下,文武大臣才勉強睜一眼閉一眼。
說回前頭,當年在他祖母壽宴之上,他跟在祖母身邊,聽到什麼北靜王妃,南安王太妃時,就有種莫名的熟悉感。直到他祖母讓他給一位長輩見禮,並介紹了她的身份,榮國府史太君,他心下就有了猜測。
等到壽宴結束,他找了史書出來,經過一晚上研究。終於確認,他沒有想錯,他確實穿到了一本前世家喻戶曉的書裡,《紅樓夢》。
這方世界的歷史,五代十國之前與前世大體相同,之後就轉了一個彎。
在這裡的歷史中,遼太宗耶律德光攻陷汴京,俘虜後晉出帝后。並沒有因為北方各地漢人武裝反抗,而選擇罷兵北還並於途中病逝。他之後反倒鎮壓各地反抗,最終平定了北方。並於五年後,出兵南下,統一了南北,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大遼。
傳至遼道宗耶律洪基時,遼國發生重元之亂,歷史在這又轉了一個彎,耶律洪基在叛亂中身死,遼國大亂。
趁著遼國北方內亂,對南方自顧不暇之際,南方漢人豪強徒德興起兵反遼,並迅速得到南方漢族地主豪強的支援。他於次年改建康為金陵府,立都於此,隨後建立大楚。
隨後十年間,以南伐北,最終將遼國滅亡,史稱楚太祖。
而跟隨楚太祖起兵反遼的過程中,功勞最大的二十四人,就是後來的四王八公十二侯。
四王分別是,東平郡王穆蒔,南安郡王霍駿,西寧郡王金鵬,北靜郡王水謄。
八公為,寧國公賈演,榮國公賈源,鎮國公牛清,理國公柳彪,齊國公陳翼,治國公馬魁,休國公侯曉明,繕國公石修。(注1)
十二侯暫且按下不表,且說楚太祖建立大楚後,定都金陵,歷經十一年統一南北,又命四王鎮守東南西北邊界。
太祖駕崩之後傳位太宗,楚太宗武功不下其父,多次北伐遼國草原殘部,並最終滅亡契丹族。之後更是遷都洛陽,改名神京,以方便控制南北。
時至今日,大楚開國以有五十年有餘,歷經四帝。
從史書瞭解了這段歷史,穆栩才明白,自己家就正是紅樓夢中,只聞其名,卻並未真正出場的東平郡王家。
這些年穆栩雖然人在遼東奉天府,但因為他祖母留在神京,所以兩處一直書信不斷。透過來往的下人之口,他也大概瞭解了一下榮國府的情況,畢竟他們家的事在京城不算什麼新聞,有那麼一群大嘴巴的下人,想知道什麼根本不用特意打聽。
因為紅樓原著,只是描繪了賈家內部的情況,對外部好多地方只是側面提及了一些。所以為了弄清楚當下的情況,穆栩只能透過原著,再與現實中賈家近況對比,來確定一些事情。幸好他前世看過87版電視劇,也看過一些原著,否則還真得抓瞎。
經過他這幾年對賈家的瞭解,發現現實與原著,並不完全相同,至少時間線就不對。
原著中林黛玉比賈寶玉小一歲,是七歲進的榮國府。而現實中,林黛玉是十一歲入京,比原著晚了整整四年。薛家也是今年才進的京城京,原著中劇情也才剛開始不久。
(注1,原著中曹公對賈家之外描寫不多,只能從側面瞭解,好多都是後人分析,像原著中皇家姓氏,因為原著中,北靜王水溶姓水,而東平郡王姓穆,所以按照金木水火土,東西南北中來對比的話。皇家居中,屬土,取諧音,姓徒。
十二侯描寫的也不全,像什麼錦鄉侯之類,所以書中如果寫到,只能自己杜撰。就像八公中沒有說第一代繕國公姓名,只知道姓石。
肯定會有槓精說,紅樓寫的是清朝,其實原著確實影射的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間的事情,但有些地方又有點像明朝,作者為了避諱,故意模糊了具體朝代。
我這裡對紅樓背景所處年代又進行了一次二設,提前在這裡說明下。至於原因就不解釋了。
畢竟是小說,對紅樓我大概看過一些,有些描寫不對的地方,請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