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歲節已至,北伐在即(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間又悄摸地往前踱了兩日。
轉眼便來到了除夕之夜。
整個陸府,不,應該說整個楊昌郡城,整個泗州,整個大燕,乃至於整個天下,都洋溢著別樣的沸騰。
這是陸梧來到此方世界的第一個新年(歲節)。
為了讓氣氛更加的熱烈, 他讓陸忠在郡城第一高樓,也就是東城那棟新建的陸家食樓,宴請陸家所有的家丁僕役丫鬟,以及城中三座食樓的僱工。
林林總總加起來一百多號人,坐了整整兩層樓。
……
與楊昌郡陸家的熱鬧相比,灞州的陸家祖地顯得更加的熱鬧。
整座位於灞川山腳的山城燈火通明, 即便天空飄灑著細微的小雪,也依舊擋不住人們對節日的熱情。
咻——砰!
第一朵煙花在山城的上空炸開, 彷彿是一個訊號, 接下來,成千上萬朵煙花開始升空。
地上練武場中央,三層樓高的篝火堆被點燃。
熱烈的火焰升騰而起,引來狂風,夾雜著火星子,將飄散落下的雪花倒捲上天空。
穿著棉衣棉褲的稚童們圍著篝火堆奔跑,年紀稍大的少年少女則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說著一些道聽途說來的傳聞。
陸家祖地,書樓。
相比於樓外的熱鬧,藏滿書卷的樓內卻顯得異常的安靜。
一名身穿靛青色棉衣的少年坐在虛掩的窗前,認真閱讀著手裡的書籍。
踢踏的上樓聲從書架後傳來,不多時,一名身穿灰色棉衣, 白髮白鬚背部佝僂的老者出書架後現身。
他懷裡抱著兩本書頁嶄新的裝訂書,嘴裡嘀咕著什麼“詩詞傳說、歷史遊記”這類讓人有些聽不太懂的話,將裝訂的嶄新書籍放上了書架。
完了便轉身離去, 看也沒看不遠處挑燈夜讀的稚童。
陸晁也沒停下來與那老者搭話, 因為這幾個月來, 他已經大致清楚了老者的身份,也摸到了一些他的性格。
他是書樓管理藏書的人,有時也會抄錄一些孤本經典,或者將蟲蛀腐壞的書籍重新抄錄裝訂等等。
從父母那裡打聽到,這老者在他們還是孩童時,就在書樓裡管理書籍了。
那時候他就已經是這個模樣。
他從不與外人說話,別人和他打招呼也不理會,導致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聾子和啞巴。
後來有一些人說,在看書時聽見過他自言自語。
於是,他啞巴的帽子算是摘除了,但聾子的身份卻越坐越實。
陸晁剛來那會兒也嘗試過與他打招呼,然而得到的只是無視。
後來時間長了,陸晁與他相遇也不再說話,只是裝著大人遇到熟人時的模樣,微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