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到趙玉林舉起茶碗,馬上端起自己的碗碗相碰,叮叮噹噹過後當真幹了碗裡的茶水。

島倭國的本州,一場假戲真做的刺殺行動正在上演。

藤原的幕僚長領著一百死士化妝成新宋國的神威軍士兵突然出現在島倭國皇宮,見人就殺,幕僚長頻頻口吐漢話,領著手下大聲吶喊,直衝小皇帝的後宮。

這就把島倭國的小皇帝給嚇蒙了,傻呆呆的坐在小龍椅上看著眼前血淋淋的場景。

幸虧這傢伙留了一手,早就安排身邊的近侍太監秘密招募了二十個效忠天照大神的侍衛,這個關鍵時候起作用啦。

皇宮侍衛武藝高強,悍不畏死的和假神威軍死磕,居然擋住了幕僚長帶來的死士進攻。

這就是藤原的不是了,這廝在選人用人方面有問題,只注重忠誠度,沒有考慮到這些死士的手上功夫究竟如何。這廝不敢弄出更大的陣仗,以為有一百個武士出身的死士足以對付皇宮裡的衛士,恰恰就在這個判斷上失誤了。

幕僚長見雙方在大殿之中打得僵持起來,擔心小皇帝脫逃,那他們就白來了。不僅如此,一旦小皇帝再召集附近的禁軍圍上來,他的小命極有可能不保。

這廝用蹩腳的漢話招呼一隊人馬跟著他殺向小皇帝,剩下的武士攔住侍衛拼命。這些亡命徒殺得性起,心中暴怒,一時竟然忘了自己的身份,嘴裡狂吐:“八格、八格牙路,死啦死啦的。”

皇宮侍衛終於聽明白了,眼前的神威軍竟然是自己人。

誰敢來殺皇帝?肯定是藤原那廝。

眾人大喊:皇上快逃啊,藤原造反,派兵刺殺皇上來啦,有人打了呼哨,閃身跑開傳信。

幕僚長見事情敗露也不裝了,甩手放出三支響箭,外面立即衝進來幾十個手持粗糙神臂弩計程車兵刷刷放箭,那些侍衛武功再高,也抵擋不住神臂弩的遠距離射殺,很快倒下一大片。

幕僚長一馬當先衝進後宮,卻只見到天照皇帝的幾個妃子和皇子、公主,唯獨不見皇帝和近侍太監。

幕僚長蒙了,他們從外面殺到裡面,沒有放過一個角落的搜尋,這人藏到哪裡去了呢?

這廝狂怒,吆喝著又搜了一遍還是沒找見。

咋辦?

烏龍會的會長說事情既然做了,只有做到底,這廝提起手刀在脖子上一劃,那些死士立即將圍住的皇室成員全部咔嚓。

幕僚長覺得還不夠,必須毀屍滅跡,這廝下令將皇宮放滿柴火,澆上宮廷儲存的貢品級油料點燃,頃刻間整個皇宮變得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藤原得到皇宮被毀,皇帝和近侍太監沒找著,大怒,一腳踢向渾身顫抖的幕僚長。

這廝瘋累了,坐下來擺擺手說罷了,立即放出神威軍偷襲皇宮,刺殺皇帝的訊息,鼓勵三軍殺敵。

這廝對著幕僚長吼道:本將軍只能勉為其難監國攝政,快些辦。將軍府立即升級為臨時皇宮,所有幕僚都是興高采烈的跑起來辦差。

此時,大量的島倭朝廷官員跑來藤原的大將軍府詢問情況,藤原像死了家母似的掩面抽泣,怒斥神威軍的暴行,發誓要替皇帝、皇室報仇雪恨。

眾人都是義憤填膺,島倭國迅速掀起抗擊神威軍登島侵略的高|潮。

但是,也有心細的官員臉上滿是疑雲。私下裡議論神威軍咋就到本州的皇宮來了?

皇宮周圍都是幕府的精兵,咋就沒有攔住?

神威軍為啥要殺了皇帝、焚燒皇宮?激起民憤對他們有啥好處?

幾個問號下來,懷疑中間另有隱情的官員越來越多。

三日後,有在皇宮廢墟上翻找寶貝的老百姓開啟了一扇隱秘小門,裡面赫然躺著皇帝、皇后和近侍太監三人的屍體,皇帝手裡還有一份控訴藤原圈養私兵,化裝襲擊皇宮的討伐詔書。

周圍有藤原的眼線,也有忠於皇帝的衛士在暗中搜尋,一見到百姓喧鬧起來立即過去檢視,雙方迅速為爭奪那份摁著皇帝血紅手印的詔書打鬥起來,皇帝的侍衛功夫高人一等,搶到手後立即跑開。

留下藤原的人守著皇帝和皇后的屍體發呆,清醒過來後趕緊派人去稟報藤原。

藤原獲悉老百姓找到皇帝的屍體後大驚,再聽說忠於皇帝的侍衛搶走了皇帝的討伐詔書呆住了。

幕僚長面露兇光的說:為今之計,只有將曉得此事的全殺了,那侍衛手裡雖然拿著皇帝的詔書,可是沒得御璽印,沒得皇帝的手做比對誰信。

藤原也認為只能如此辦,立即下令封鎖皇宮周圍五里的人家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