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9章 小執事升遷(第1/2頁)
章節報錯
山上的老百姓老遠的站在拗口看煤礦的熱鬧,一個老漢兒叼著樹葉做的雪茄煙抽得雲裡霧裡的說:這叫看著他起高樓,又看著那樓塌了。哈哈。當初老夫就說廖黑炭不長久,弄不好還要掉腦袋,結果咋樣?
被老夫說中了吧?
周圍看熱鬧的都在大笑。
下邊一個布衣女人十分解氣的說:活該廖黑炭倒黴,當初她家男人要去礦上尋個事兒來做,廖黑炭連護礦工都不叫幹,原來做的是偷雞摸狗的犯法事。
幸虧那廝不讓去哦,不然還連累遭罪啦。
眾人又是吃瓜歡笑。
一個讀過兩年私塾的漢子說:那廝做的是見不到人的勾當,肯定不願意讓咱們鄉黨曉得啦,又咋會叫咱們去替他做事呢。
老漢兒馬上點贊:還是張秀才看得清,咱們都只曉得點皮毛了。
一群人又是哈哈捧腹大笑。
嘉定城裡吃瓜群眾議論的就不是那點兒低階的芝麻事了,有點兒頭面的人物或是在勾欄瓦肆裡小酌聊天,或是熟悉的商客同僚聚到家裡吃酒敘話,研判朝廷下一步可能的動作,預測嘉州官場的變化。
有的認為這次廖黑炭惹毛了三少爺,絕對是死得難看。
有的跟著分析到朝廷要整治小煤窯的亂象了,這些有點兒力氣的粗野人仗著生在荒山要靠山吃山,這下是吃進了桐油,要拉得連皮都沒得了。
大街小巷,張家、李家都在吃瓜歡笑,逮住不待見的調侃。
那些緊跟著知府楊吉成做事的糾結、惶恐啦,都認為楊吉成這次遭了,肯定要丟官,一個讓三少爺和他的乖乖女受辱的知府還有啥前途?
不給拔下一層皮來就算是幸運的了。
眾人還在酒桌上,床上尋思州知府的結局呢,楊吉成已經連夜回到了嘉定,一大早就召集臣工議事。
眾人驚訝的看到知府的官帽還在,精神抖擻的侃侃而談,告訴諸公朝廷要設定嘉陽寨升級煤礦的管束:朝廷要全面清理小煤窯成立嘉陽煤礦,以後從嘉陽輸出的每一斤煤炭,嘉州都有稅賦進賬啦。
議事廳中的官員吃驚了,進而歡呼雀躍起來。
楊知府繼續講到朝廷還要在犍為修鐵路連通新市和嘉陽時,這些人更是吃驚的張大了嘴巴,又有的人早就聽說新市在試製火車了吃驚沒變傻,不曉得的人就傻啦吧唧的把知府看著啦。
楊吉成告訴大家,他日鐵路修好了,一火車就能拉走十萬斤,五十萬斤煤,想想看咱們嘉定會有多少稅收啊。
眾人聽到這個力大的無法想象的蠻牛,又變得傻啦吧唧的了。
知府大呼:愣著幹嘛,還不快些忙去。
諸位臣公驚醒,立馬跑起來辦事,生怕知府逮住偷懶的開了。
成都趙府,趙玉林正在和中樞院副主任、吏部尚書範鍾,戶部尚書杜凡敘話,兩人都來向他辭官啦。
趙玉林明白他們的意思,是曉得老官家就要回來了,怕官家回來後爭位抹不開面子說話。
他吃下一口茶說:當下正是用人之際,二位如此打算不是叫國主為難嘛。範公和杜公春秋正盛,完全可以繼續為朝廷分憂的,再挺上幾年,待他將大宋國土都收復了再議告老還鄉如何?
兩人都還在猶豫,找理由告老還鄉。
趙玉林一番苦口婆心的勸導之後總算將二人穩定下來。
趙飛燕回家,聽到他說二位老臣的事情後也是一臉的疲憊,各部尚書給她稟報,或多或少都有人請辭要回家,或者去臺諫堂做調研。
他給飛燕講:凡是提出辭官的都記下來,擇日開個大會,咱們在大會上點名公佈,只要不是確有緣由的提前離職者永不起用,包括應享有的離職待遇也是隻按五成兌現。
趙玉林胸有成竹的說:無懼,即便是所有人都不幹了,咱們還可以從神威軍中選拔有文化的愛國者回來任職文官,一樣把新宋國做得妥妥的。
他不信命運,不相信就沒有人願意過共和這樣的好日子。
兩人還在商議國事,順風司送來急件,趙玉林開啟來看:三年前秘密潛去漠北的謝無悔有訊息了。
謝無悔報告:老官家和老太后還有兩位皇后都活著,只是公主沒有同行。另外報告了一個重要的訊息,草原帝國的貴友大汗欲西征,正在漠北大舉聚兵,蒐羅軍械糧草。
他將密件遞給趙飛燕,女人一看就說公主不在其中,不算是都送還,咱們不給錢。
他說:算了。
新宋國有她這樣一位人人愛戴的公主,夠了。萬一人家是愛上了草原的生活自己不願意回來呢?
又或許有王公喜愛至極,堅決不放,貴友那廝也是沒法的。
飛燕幸福的靠在他肩上說:那就傳令張國安見機行事,速速了結。
趙玉林沒有回答,自言自語的說:貴友那廝在大漠深處聚兵幹啥?難道真的是要西去打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