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9章 狠狠治不服(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祿赫尼娣看到深山裡面一座華麗的城市又吃驚的呆住,四周圍全是連綿的房屋,上上下下的街道卻很平整,熙熙攘攘的人流一路延伸到馬湖江邊的渡口。
陳宸和趙飛燕見呼蘭來了開森啦,招呼過老太太后就拉起呼蘭看孩子。
呼蘭嘟起小嘴巴說:哥兒忙得很,還來不及給她的小馬駒起名吶,大號都沒得。
陳宸得意的說好辦,等會兒請她老爹給孩子起名,他老爹可是響噹噹的前朝進士,保管兒子起個響噹噹的名號。
傍晚,新市的街燈亮了,每一條街道都是明晃晃的透亮,走在路上的行人和白天一樣的多,沒有減少。
陳宸嘚瑟的給她們講:自從新市通了電,來新市看稀奇的人就把全城的客棧都住滿了,火車都加開三列,也是趟趟滿座,咱家的修造隊又在江岸邊修造起街啦。
趙飛燕說:房子還好賣的很呢。
蘇祿赫尼娣生活的大草原上一到晚上就各回各家,各自抱著火塘取暖,啥時候見過這樣的場景,大街小巷宛如白天一樣的熱鬧,個個餐館裡面都是爆滿。
一行人吃過夜飯回去,家裡還沒有電燈,呼蘭遺憾的說:要是家裡能用上電燈就好啦。
趙飛燕給她講:朝廷要大修中都鎮,把那裡修造成帝都官員養老的地方,工匠大師已經有安排了,要把電線拉過去,以後咱們就有電燈使用啦。
電燈,誰都想用上。
翠屏山的馬靈兒就在和一幫老人吃耍做解釋。
趙玉林他爹到新市坐了火車,看過電燈後愛不釋手,多次詢問馬靈兒敘州要啥時候才能用上電燈?
她看到幾個老人婆也是一臉的期待,十分為難的說:小水電站還在試驗吶,得看鴻蒙谷的師傅如何說?
老秀才急切的給她講:敘州的耆老宗親都找過老夫吃三道茶了,就希望早日用上電燈,咱們的舊州壩歷史悠久,要是再用電燈照亮,那生意絕對好的不得了。
多少銀子?讓陳顯開個價,咱們敘州不差錢,多給一倍價支援朝廷搞電,把電燈給咱們敘州人用上嘛。
馬靈兒看到老秀才急切的模樣笑了,小心的回答他,只是有了點燈還不行吶。
老秀才自信的說他當然曉得,還要有電線傳導來電。
馬靈兒笑盈盈的給他說還遠不止這些,先得找地方建起水力發電站。
但是修造一座水電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得找到有落差的河湖,還得距離合適,不然如何栽電杆,拉電線,都是十分稀罕的物事呢。
老秀才見馬靈兒給他扯這些,顯然是做不了主,要她給趙玉林寫信,把三兒給他叫回來,他要當面聽一個準信。
馬靈兒哭笑不得,還是面帶微笑的說:玉林哥忙著吶,她這就去信。
成都,趙玉林正在召見荊湖南路安撫使耿飛虎。
情況已經查明,飛虎是被負責提刑按察的副使給掀下長江的。當時洪水滔天,眾人都以為他十有八九被淹死了,未曾想居然隨波逐流的爬上岸來。
飛虎十分感慨的說是少爺教訓的好,平時就沒有丟下鍛鍊,硬是憑著一股子心氣和洪水抗爭,挺了過來。
趙玉林笑哈哈的說:咱們飛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回去好生經營荊湖,讓老百姓迅速恢復正常的生活。
飛虎嗯嗯的點頭,給他稟報這次淹沒了好幾個縣,他打算請老水工好生謀劃,界定荊江的分洪區,蓄洪區。
荊江年年都要抗洪,還是扛不住特大洪水,不如放開疏導。
趙玉林頷首答應,叫他多找餘公稟報。治理荊江,該疏通的要大膽設想,遇灣切角嘛,能挖走的咱們一起上,愚公移山,給它打通了。
今後,荊湖的長江大堤要修造的更加結實耐用,咱們一段一段的修,總有制服水患的那一天。
飛虎聽得歡喜,不住的點頭答應。
三日後,趙玉林召集各地安撫使議事。
副國主華嶽將荊湖南路防汛搶險和荊湖官場地震的情況通報過後眾人都吃驚了。
趙玉林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嚴格監督身邊的官員,還要主動接受下屬的監督。
他以鄂州防汛貪腐案為例子提醒各位安撫使必須重視朝廷做的這些修造專案,轉運部會有欽差下到現場進行審查,決不能叫那些黑了心肺的蛀蟲肆意貪墨朝廷的銀子。
接著便由華嶽親自講課,解讀修改的法令。
晚上,趙玉林和順直娣陪女幫主去花溪村的叫花雞用膳,趙光宸一改大膽潑辣,像只溫順的小綿羊靠在女幫主身上撒嬌。
直娣叫光宸不許打攪女幫主,人家還伸手將乖孫女攬在懷裡任由光宸膩歪。
趙玉林說光宸就像她娘,路見不平立即拔刀相助,還要去跟著她雨琦媽媽學做順風司的活兒,他不放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