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2章 堅持這三點(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玉林回去,陳宸已經告假休息了。女人告訴他,晚上請了遊顯忠吃飯,該出發啦。
他叫著人去請高稼,都是漢中出來的人嘛,一起說說話。
一行人去了琴臺的文君酒樓。柳如煙遠遠的出來迎接,上去就挽住趙玉林的手說:玉林哥都好久沒來咱文君酒樓用膳了,是看不上咱啦?
趙玉林感受到柳如煙異樣的熱情,聽著她說話都覺得是一語雙關。他趁著如煙上門口的梯坎緊走半步,順勢牽著如煙往前走,邊走邊說:咋不見掌櫃的呢。
如煙嘚瑟的說她娘不做了,酒樓現在歸她打理。
趙玉林笑呵呵的說:咱妹子長大啦,都做掌櫃的了。
柳如煙嘆息一聲說:都是孩子他娘了,肯定長大啦。
趙玉林進入包房,見遊顯忠已經到了。
已經貴為成都知府,成都府路安撫使的遊顯忠還是像在漢中一樣,笑呵呵站在那裡迎接他。
他說都是老兄弟了,還客氣啥。
兩人正在說話呢,高稼笑哈哈的進來了,眾人入席吃酒。
趙玉林給遊顯忠介紹高稼在浦江鄉下躬身實踐農事的經歷,大讚高公關心布衣,心繫黎民百姓。
高稼笑呵呵叫他別說了,再說他那張老臉就掛不住啦。
眾人都是開懷大笑。
陳宸十分認真的說:玉林哥講的不是假話,高公對於州縣發展經濟,為百姓增加收入很有辦法吶,遊公有時間可多向高公請教。
遊顯忠馬上唔唔的頷首、點頭,連聲說一定、一定。
高稼連連擺手叫別誇他了。
要說關心農事,還是當推三少爺,咱們的趙國主最用心。據聞他家光遠公子就回宜賓去包租旱地種辣椒了,要在郫縣和宜賓兩地實踐大面積種植辣椒。
他問:遊公大概還不是很清楚辣椒這個新品種吧?
可是三少爺家獨有的,大有妙用,其入口的火辣程度遠勝胡椒。我看,它既可作為調料,自身又是一道美味食材,今後必定風靡全國。
按照三少爺說的,可以種植、加工、銷售,做成一條完整的產業。
真要這樣做下去,只是辣椒一項,便可為遊公治下的成都府增加不少的稅賦,咱們就瞧著吧。
趙玉林暗自讚歎高稼的眼力了得。
陳宸笑哈哈的說高公過獎啦,一個小小的辣椒,哪有高公說的那麼靈驗,玉林哥不過是希望孩子們試試那啥一縣一品的規模種植,哥兒認為像這樣的經濟作物種植必須要上規模,有一定的數量才好賺錢吶。
遊顯忠聽的入迷,謹慎地說他剛到成都來,還有太多需要了解熟悉,得下到州縣好生琢磨。
趙玉林很滿意他的態度,不像有的官員下車伊始便哇啦哇啦胡亂說,害人害己。
他說:咱們這是在實踐吶,花溪村緊挨著成都做啥都行,是一個特例。新宋廣大的農村還是要依靠種植、養殖致富,如何讓老百姓多增加些收入的確得細細琢磨,都想些辦法。
他認為把土地分給百姓,一家一戶都有土地後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只是解決了有吃的問題。
但是農村各家各戶的條件不盡相同,有的是種植能手,有的家庭勞力欠缺,很多類似於辣椒、大豆這樣的蔬菜和經濟作物的種植需要大面積種植才能節約成本、提高產量形成賣家市場。
如何才能更好的讓平民、布衣增加收入,還需要多想辦法。
咱們可以鼓勵有技術,有經濟實力的大戶承包左鄰右舍的土地,發展規模種植、養殖。
他舉個例子:農民根據個人意願將土地按照當地平均產出糧食的價格租出去,可以一次性獲得土地上的收益,承租人反過來再聘請這位農民種地,就有了額外的報酬,這就是在增加農民收入。
大家聽的不住頷首。
陳宸笑盈盈的說花溪村的第一大特點就是百姓收了土地租金後年輕男女都在裡面的吃耍專案中幹活掙錢,有一技之長的百姓積累起本錢後還在自家院子裡開小店做掌櫃,生意火爆的很。
慢慢的,百姓掙錢的渠道便越來越多啦。咱們做官的,就是要幫助老百姓找到掙錢的辦法。
遊顯忠聽得不住頷首。
高稼說這是一個方面,他認為眼下還有一項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修路。朝廷對通向各個路、府、州、縣的官道雖然有謀劃,但是因為銀子不多,真正落實起來緩慢。
特別像經濟基礎比較好的蜀地,多數還是羊腸小道,鄉村道路非常難走,下雨過後更是一路的泥濘,百姓修房造屋需要運送磚石,都是透過肩挑背扛,費工費時的太難,嚴重阻礙了鄉村百姓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