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9章 添油式戰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家將軍頷首說只能如此了,倭寇很快就會發起進攻,再不調兵增援,恐怕難以抵擋。
李家將軍說:咱們這次低估了島倭國為侵略下的賭注,敵人兵力至少達到了十萬。必須將邊境上的精兵都調去西南作戰。
不但如此,咱們還要防備倭寇繼續增兵,要在國內再次募集兵員作為預備。這就需要去新宋爭取軍械援助,王子還真得要跑一趟才行。
小皇帝無奈的點頭、頷首,下詔就這麼辦。
他叫王典去府庫取五十萬兩銀子,立即啟程去新宋採買軍械,要告訴新宋國:高麗決心做屬國,請上國趕快派兵。
王典見自己老子只有口諭,不給公文,懶得再爭論,收拾行囊出發。
這丫來到瀋州,馮貴奇有意不見,找種種理由拖了他七日才召見敘話。一開口就把楊主使教訓新宋的原話講出來叫王典評理,質問他:這是屬國臣子應該說的話嗎?
何況咱們還沒有履行宗主屬國的盟約嘛。
王典這才曉得,他們的楊主使惹怒馮貴奇了。
這丫小心的賠笑說:高麗急得對付倭寇,沒來及細談加入上國藩屬的事宜,他這不就來了嘛。
馮貴奇連連擺手說:不急、不急,他認為高麗國只需要調走邊界上的十萬精兵便可以將倭寇趕下大海,無須新宋國幫忙。
他在這裡給王子發下承諾:新宋國絕對不做乘人之危的事情,嚴防、嚴守邊界保安定,絕不跨過一步,高麗國就放心的調兵南下增援。
王典要的就是馮貴奇這句話,此行的基本目的達到了。
這丫心中踏實了,進一步提出支援軍械,請新宋國援助。
馮貴奇說還是公買公賣,但是開京的倉庫已經沒有儲備,需要後勤調撥,他可以保證半月之內籌齊一萬人的裝備,多的就沒有了。
王典沒轍,馮貴奇已經把話說死了,只得交割了銀子去開京等待軍械到位。
劉整接到馮貴奇的軍令,要求半月後交割軍械,馬上照辦,心中歡喜的為馮帥點贊,吩咐後勤不急,認真將淘汰下來的軍械清理打包,足額轉運去開京口岸。
但是,高麗南方的戰場就等不到這批軍械啦。
儘管高麗調來了他的精銳邊軍,但他們的小皇帝依然害怕新宋偷襲,留下兩萬鎮守漢水的隘口,只有三萬新銳參戰。
島倭國修整十日後鉚足勁兒的進攻,雙方在西南到東北的地界上擺開三處戰場全力廝殺,島倭國因為接連征戰後積累了作戰經驗,他們將傷兵都送回國內後減少了軍隊的負擔,新兵和老兵編組再戰,每一小隊都有百戰老兵,其作戰經驗豐富,戰鬥力極其強悍。
高麗國投入三萬精兵換下打散、打疲憊的老隊伍後雖然抗住了倭寇的進攻,卻依然是在自己的國土上和敵人拉鋸作戰。這種戰術形同對油燈添油,並沒有改變戰場的態勢。
而且,因為他們換下老隊伍,派出新兵作戰需要一個適應期,戰損非常嚴重。
當王典帶著採買的軍械回去,獲悉他老子這樣幹非常著急,再三進言後依舊不肯將邊軍全部壓上去,心中嘆息不止。
還沒等他喘息過來,前線奏報就來了:高麗國新加入的主力戰損近半,戰場呈現焦灼之勢。
更要命的還有呢,海上負責偵查的哨探報告,倭寇的海船還在大量頻繁往來,不斷有倭寇上島,這是島倭國還在大舉增兵呀。
領兵主將李將軍給他講:島倭國這是鐵了心要滅咱們的國,他們仗著四周圍都是海岸,沒有後顧之憂,把國內的能戰之兵都送過來啦。
李將軍審問抓到的俘虜得知,島倭國上皇下詔,上至六十歲,下至十五歲的男丁都必須服兵役,到咱們高麗來作戰。戰死者焚燒成一罈子骨灰帶回去安葬,活下來的允許在咱們高麗分得土地和女人,安家落戶奴役咱們的百姓。
王子請看,這都叫啥宣傳動員,分明是篤定咱們要亡國,告訴他們的百姓,把咱們當案板上的魚肉了。
半島王子聽到這裡,曉得高麗國如果沒有神威軍相助,要全靠自己打敗倭寇難了,必須要像島倭國那樣做全面的戰爭動員,招募更多的新兵,採買鑄造更多的軍械,訓練出精兵加入戰場方能取勝。
這丫帶著李將軍再去面見他老子,小皇帝承認自己沒有全部調走邊軍南下作戰欠妥,但他也是為了帝國的安危,京都不可能無兵嘛。
他認為眼下已經抗住了倭寇的進攻,很好的。這廝警告王典,別全部相信新宋人說的話,他們真要援助咱們,直接拉出五萬神威軍來助戰,早把倭寇趕下大海喂王八啦。
呵呵,誰對誰錯,這個官司不好打了。
王典無語,讓李將軍綜合戰場態勢和蒐集到的情報給他老子細細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