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3章 水師一南征(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即,他又補充一句,但是那些仇視咱們新宋國的死硬分子必須要嚴懲,就像蒙軍一樣,要殺一儆百。
否則,西域永無寧日。
吳謙頷首,給他說需要好生謀劃。
次日,趙玉林召集中樞院臣工議事,告訴諸位治理西域的新想法,諸公都是讚許,苗貴就有些想不通了。
他笑呵呵的說這叫遠交近攻,咱們國家雖然大,也不能四處征伐,八方點火。他提議,讓吳公做西域專使欽差,這就去碎葉城全權處理西域事務。
華嶽贊同他的觀點,認為西域很大,人口、民族很多很複雜,的確應當派出一人去西域臨機處置。吳公這次出行,還可多帶這些吏部和戶部的官員同去,縱使不能為吳公出力,也能多長些見識。
趙玉林頷首說:將士們用刀槍解決爭端,但是咱們不能在馬上治理西域。他讓苗貴去遼陽,督促高麗半島的軍務,對付島倭國,就要給他上大刑。要打,咱們就狠命一擊,叫倭寇一聽到神威軍就害怕。
苗貴只要有仗打就舒坦,聽到讓他去遼陽和馮貴齊敲打島倭國,樂了,馬上歡喜的答應。
餘街笑呵呵的說:咱們國主真是慧眼識人,請吳公出手去穩定西域,讓苗國主去高麗半島排程討伐倭寇,正是各用所長啊。
諸公立馬笑了。
趙玉林說:也別隻顧著收拾倭寇,還要修路、築城,建立起順暢的驛站,咱們是要管轄治理半島的。
苗貴連連點頭答應。
散會後,趙玉林讓直娣安排,從各大書院遴選一批年輕學子讓吳謙他們帶出去歷練。他歉疚的說:才輕鬆沒幾天吶,又得把吏部的擔子給挑起來,夫人受苦咯。
女人靠在他胸前幸福的閉上眼睛說:不苦不苦,比起小時候在四方井的小寨裡成天鑽山溝忙碌,輕鬆多啦。
五日後,趙玉林和中樞院臣工一起為吳謙和苗貴送行,二人同時離京各奔東西。
雲南路升龍州,兵部尚書楊興運到了,正和防禦使都百越討論軍務,軍改。
楊興運見都百越的狀態不錯便不提授銜,直接視察軍隊,檢視一線哨所兄弟們的日常,見到雲南兵在都百越的整訓下越發精神抖擻,這才坐下來商議軍改。
他告訴百越:兵部將最好的軍器,最先進的武器交到雲南兵手裡,是朝廷,是三少爺對百越的信任,雖然一個軍的編制不多,只有那麼五六萬,他相信集中了雲南兵的精華,絕對是以一當十,戰力超強,是能為新宋朝廷守好南大門的勁旅。
百越很受鼓舞,曉得部隊換裝新式武器後那叫天翻地覆的變化。
他叫興運放心,回去轉告三少爺他一定不負希望把軍改做好。雲南路不僅要訓練出一支嗷嗷叫的新軍,還要向西域輸送五萬守備隊去保衛新宋帝國的大西北。
他給楊興運講:小林安撫使很重視軍改,獲悉軍隊要去支援西域作戰,思涵妹子親自做動員,鼓勵雲南兒郎出征西域,紮根邊疆,建設邊疆呢。他們建議雲南兵就從大理出發,走吐蕃的茶馬古道進去,經桑珠古道進入西域。
楊興運頷首,表情凝重的說這條道是近了許多,但是極其兇險,雲南兵長期生活在溫潤的地方,一下子上到天寒地凍的高原,肯定會遇上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必須給將士們講透,準備足了。
其實,要說都百越一點兒思想包袱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不然,他也不會跑到升龍州來練兵。按理他應該坐鎮昆明,和路治的官員在一起共同商討治理雲南的大計,出走升龍就是在躲避。
楊興運親自來看望他,這丫歡喜了,高興的說他們為西征將士調出最好的刀槍、弓箭,準備嶄新的棉衣、棉被,購進了大量的胡椒粉熬湯禦寒。
楊興運點點頭給他講:大軍西進,行軍就是打仗,各級虞候必須為將士做好思想動員,後勤再考慮細緻點,多聽聽老兵和去過吐蕃的官員意見。
百越嗯嗯的答應,兩人繼續商討細節。
這裡,咱們把鏡頭再往南推,新宋國旅宋州都護府,水師南海遠征編隊主將易水貴正在和都督思朗敘話。
易水貴砍了叛將鄭七郎後對逃到島上的大宋軍進行了徹底清洗,任命思朗為旅宋都護府都督後已經理順了旅宋島上的人事,清除島上的異己份子後立即開展了第一次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