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2章 言之不預也(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玉林絞盡腦汁,找到後世一句熟悉的外交辭令叫李梁在照會文書里加進去,叫島倭國認清形勢。
華嶽頷首說:倭奴就是一條欠揍的癩皮狗,自漢唐以來一直在打高麗半島的主意,他們的幕府將軍竟然號稱徵夷大將軍,他們要征伐哪裡的夷人?
島倭國的東邊是茫茫大海,顯然把目標對準了咱們。
咱們中途乃是天朝上國,在他們眼裡竟然是夷人,足見良心早就壞了。
趙玉林頷首不去爭論,吃過一道茶後說島倭國就是這個賤性,只有把他們的脊樑骨被打折了才會安分,新宋國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有這一認識。
華嶽點點頭,問他:就這事兒?
趙玉林頷首說:今後這些小事就請華公代勞了,他這裡還要抽出時間協助鴻蒙谷的大師傅為國家做些新奇物事,忙不過來。
華嶽猶豫了一下,點頭答應。給他說重要的事務還是要請國主定奪。
他看著順直娣講:就這麼辦了,華公不要推辭。
次日,李梁召見島倭國外使,警告島倭國不許恃強凌弱。
島倭國外使竟然反問李梁憑啥質問他,新宋國不是一樣的追著草原帝國的屁股打,戰火都快燃到啥馬爾汗了?
馬格逼的。
呵呵,這廝還是個中土通,曉得新宋的神威軍實力強大了,將草原帝國驅逐到了西域。
李梁當即愣住,倭國外使竟然敢和他頂嘴。
他回過神來,吃下一口茶後將茶碗重重地放到茶几上擲地有聲的講:新宋國打擊草原帝國,是因為那些個土地都是新宋帝國的,包括草原人都是新宋的。神威軍不過是在教訓自家不孝子而已。
新宋國不許島倭國侵略高麗國,勿謂言之不預也。
李梁心中憤怒,說完就站起來走出會客廳,叫倭國外使傻兮兮的呆坐在那裡。
那廝非常納悶,咋了?
新宋國乃是禮儀之邦,咱們島倭的禮儀都是在這裡學到的,李尚書咋就變得如此粗魯沒禮貌啦?
第二天的《新宋報》便以“勿謂言之不預”為標題,詳細闡述了新宋國和平共處,與鄰為善的外交策略,宣示天下新宋國需要高麗半島平安,不許任何國度都染指。
同時,《新宋報》還向全國的海貿商人發出警告,大講海關發現來自島倭國的不明疾病,不許海商再去島倭國做營生,避免將疾病帶回國內害了老百姓。
今後,新宋國與島倭國的海貿只能在琉球路的山北州進行。
這就將島倭國的海貿商人擋在琉球路北邊的海島上,從島倭國過來的船舶只能停靠那裡。
如此,便叫島倭國麻煩了。
新宋國的這一詔令沒下之前,他們的客船,貨船可以直抵長江口的上海鎮上下,進行海貿交易。
此時的上海鎮已經修建了巨大的碼頭港口,匯聚了大量的商家,新宋國內有的商品在那裡都能十分便宜的買到。
現在將他們的海貿交易改去琉球的山北島上後距離是近了不少,但是貨物就相對單一了,而且因為商家多為海貿商,且數量有限,價格肯定高了許多。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前來新宋國的出訪、出遊之人被限制進入新宋內陸,只能在琉球的山北州觀看四周的海景,還有啥意思?
島倭國做夢都在想著侵略新宋,派出了大量的密諜以遊學,講經的名義進入新宋國內刺探軍情。現在這道詔書一下,來往的島倭人和他們收買的漢奸便不好接觸,如何獲得情報?
島倭外使還沒看完報紙就慌不迭的去禮部交涉,質問緣由,要求新宋國收回詔令。
接待他的小執事聳聳肩,兩手一攤說:沒轍,這是趙國主親自頒發的詔令,誰敢違抗?這也是新宋國為了兩國的百姓著想啊,外使就抓緊採買些預防瘟疫的藥材回國去,先治理了本國的瘟疫再來申請開關吧。
外使鬧著要見尚書李大人,李梁窩在公事房裡就是不現身。
那廝在外面站得腿都發軟了依然沒有機會,無奈的回去,心中氣憤李梁不給他面子,一路不住的狂吐“巴嘎雅路。”
琉球路安撫使很快就接到了天朝的詔書,看到《新宋報》上警告島倭國的文章這丫就歡喜啦,馬上召集副使商討方略。
提刑按察使給他稟報:兵部已經來了公文,要求琉球強化海域和海島的巡查、防禦,嚴厲打擊海盜。水師大總管周大帥就要渡海過來親自部署安排啦。
沒兩天,周平果然去了琉球府衙,見面就告訴他:從今日起島倭國的人只出不進,新宋國對島倭國只開放山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