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1章 央金去山南(第1/2頁)
章節報錯
順直娣靠在趙玉林肩上望著遠去的官船惆悵的說:央金姐姐離開成都快三年啦,呼蘭妹子這一去也不曉得多久才能相見,一個個都離開咱們了。
趙玉林不說話,直到官船轉過河灣才扶起直娣上車回去。
西邊的吐蕃路,央金可會生活啦。
女人趕在大雪封山之前帶著兩千張國安帶來的御林軍去了哲孟雄的剛渡城,到這裡來雖然奔波了好幾百裡,卻是到了喜馬拉雅山南面,海拔只有一千多米,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把這裡烘的不冷不熱,成了妥妥的度假勝地。
王漢臣征服廊而客後,哲孟雄就主動歸附,早就成為新宋的一個州,央金此番過來避寒,當地的僧侶和百姓如同見到帝都的尊者,萬人空巷的前去頂禮膜拜。
汪優伶一臉羨慕的說:姐姐真會找地方。這裡的冬天舒服多了,根本就不用燒暖爐、穿厚衣服。
央金嘚瑟的說:本宮這是來做事的哈,得下去好好的看看所有的縣鄉。兩人隨即各帶一組人馬分頭行動。
此女想的不同,此地可是和邏些城隔著世界最高的大山了,必須要讓這裡的百姓有新宋帝國的歸宿感。
她要向這裡移民,要將哲孟雄州的優秀子弟遴選去邏些城做官,加強兩地的交流和聯絡。她還要修路、修驛站方便兩地的人們來往,要讓大家像石榴的果實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央金和趙玉林都是穿越者,深知這一帶對於帝國的重要性。
南邊的咖哩人在外族一次又一次的入侵中不斷學習,卻沒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了撒潑和賴皮。軍師朱從文就是在和咖哩人的近距離搏鬥中掉落冰河而失去雙腿的。
她必須要在這裡把籬笆扎牢。
邏些城裡,三個贊普打扮的漢子來到布宮,找八絲和他的師父吃酥油茶。三個傢伙端起酥油茶敬天,敬地,敬鬼神後眯著眼睛緩緩地說:安撫使大人帶著衛隊去了山南州,這邏些城裡就大住持說話啦。
八絲看了師父一眼,再看向那三個頭人,佯裝不明其意的說道:布宮立於巍峨的神山之上,大住持不單是邏些城寺院的住持,還是吐蕃路寺院的總管。三位酋長此來何意呀?
三個滿臉鬍鬚的頭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一齊看向大住持,只見八絲的師傅雙眼微閉,嘴唇不斷翻動,好像一直在誦讀嗡嘛哩叭美哄聖經。
住在拉薩河下游的頭人說:央金真是大膽,將駐軍都調去山南,邏些城裡只有三千不到的禁軍守衛,要是有人振臂一呼絕對變天,邏些城還是咱們吐蕃人的邏些城。
八絲曉得這些人心懷鬼胎,意欲造反搞叛亂,前面已經多次來布宮打探他師父的口風。
央金還沒有到來之前,八絲的師父看到政教分離之後寺院的香火一落千丈,還公開抱怨過新宋國治下寺院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這些人就希望他師父站出來號,召信徒造反。
但是王漢臣守得特別緊,一有風吹草動,當兵的馬上加強巡邏盤查,四門警戒森嚴。像今天這三個頭人一起出現在布達拉宮,絕對引起官府的注意。
王漢臣帶兵西征察合臺汗國後,這些懷有二心的頭人就像看到春天來了,紛紛出來走動串聯,圖謀造反覆闢,要重建吐蕃王朝的自由國度。
八絲震驚了,這些人說出如此清楚的話語,擺明了要造反啦。
他再細看自己的師父,依然是雙眼微閉的誦讀嗡嘛哩叭美哄。他腦子裡打了個機靈說:新宋國講人人平等、自由,尊重咱們信教的權利,對寺廟秋毫無犯,乃是前所未有的。
眼下新宋國正在西征察合臺,乃是為咱吐蕃人報仇雪恨。出家人心懷慈悲,本不應該有這些雜念,但是吐蕃路的人都曉得朝廷是在為咱們吐蕃人好。
安撫使大人信佛,尊重寺廟,愛護百姓,此番正在山南佈道,咱們怎能背信棄義的在背後捅刀子?
三個頭人見大住持繼續著六字真言的誦讀,曉得寺廟不會支援他們的主意,憤然起身離去。
大住持這才睜開眼睛,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後給八絲說:都是些資質愚笨,沒有參透佛經的蠻牛,理他們作甚?
新宋國能將草原帝國趕去西域,還要進軍察合臺汗國,絕不是異想天開,王主帥必定得勝歸來。
他們以為安撫使大人乃是女流之輩,人傻好欺負。卻忘了活菩薩是從康寧州走出去,做過新宋副國主的仙人,走著瞧吧。
接著,大住持又嘆息一聲說:邏些城又要亂了,咱們印刷《壇經》兩千冊分送屬下寺院吧。佛要眾生曉得:我們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我們就是一家人,不分民族和地域。
八思秒懂,立即遵命照辦。
這丫就要出門,大住持突然叫等下,他想起新宋朝廷的訓示了,叫八絲再加上一句:眾生必須愛國愛家,佛教雖沒有國界,但是學佛之人都是有國籍的,必須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