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林說他也沒得好辦法,燈泡裡要充入一種氣體才能有效控制發熱的溫度,避免炸裂。他告訴師傅可在煉製玻璃的時候要加入其他礦物質,改變玻璃的硬度,增加、減少玻璃的厚度試試。

特別是想在火車頭上安裝大燈,就必須考慮皮實耐用。

眾人都是不住的頷首。

他讓陳顯再單獨建立一個化學試製所,很多新奇的材料都不是一般的物理反應制作的方式、方法能獲得的。

陳顯連連點頭,大師們也在不住的嗯嗯答應,告訴他已經發現了不少的新物質,確實應該做個分所分科。

趙玉林發現師傅們圍繞發電這一塊又遇上難題了,進入電燈製作的瓶頸,得幫他們一把。

回去,老秀才樂呵呵的說飛燕和直娣也來啦,都出去騎馬遛彎了。

他過去坐下陪老人們吃茶。

大娘因為他大哥的事情羞於出門,和大媳婦呆在敘州的家裡沒有過來。二孃笑呵呵的說他二哥的兩個孩子都長大了,跟著吳晶在都江堰忙修造起街,不會來啦。

老秀才本來就是生意人,不在乎這些,給他們說孩童大了,就要放出去歷練,老是守在大人、老人面前有啥出息。

小娘在邊上歡喜的說:大公主聰慧著呢,年後咱們自己要做修造行,買下地塊後用自己的修造行起街建房,這叫啥一條龍的營生,保證質量,都做好了才賣出去。

咱家要在好幾個地方起街修造,都是大營生。

趙玉林笑著說:有小娘看著他們,準能做好。修造這一行永遠都需要,不過咱們也不能大肆起街造房,小心起街的多了,修起來沒人要。

老秀才跟著說:就是。物極必反,遍地都在修造,有那麼多人買嗎?此事切不可大意。前幾年就有起街的一窩蜂上,到處都是修到半途荒廢的宅院,害人害己。

小娘嗯嗯的答應,給他們解釋:大公主心裡有數呢,每到一地都是先做調查,弄清楚了才下手。

咱家的起街地點幾乎都是跟著新的場鎮和城市走,這次在邛州要起的街,剛在報紙上登出來就有不少人去看了,肯定好賣。

他娘若有所思的說:思涵的大兒子在做都江堰景區,那個修造就不錯,將來做好了肯定有收益。

二孃望著南邊的彩雲說大理迴歸成為一家,四妹心中的石頭落地,看著年輕了好幾歲吶。

老秀才一臉的嘚瑟,笑呵呵的說四房終於熬出頭了,前些年就不見她有笑臉。

趙玉林心中裝著陳顯他們的疑問,親自替老輩的續了茶水去書房做事。

雲南的善闡府,段小林和趙思涵難得有清閒,正在滇池泛舟呢。

趙思涵靠在段小林身上說:小林子,咱出的主意不錯嘛,早就該合併到新宋和三哥兒一起幹了。

如今做了安撫使,雖然不掌軍,雲南的事兒還是咱倆說了算,飛燕還將咱們的借款一筆勾銷,輕鬆啦,哈哈哈。

段小林一臉歡喜的替趙思涵梳理劉海,認真的說:可別再說是咱家的了,那都是新宋國的,朝廷叫咱們做啥就做啥。

等過完新年,他就要細細整頓吏治,按照吏部的要求安置成都派駐的各級監督官員。清查貪腐分子,讓雲南路的吏治走上正軌。

趙思涵說還不止這些吶,三哥兒要咱們看住南邊的真臘和蒲甘,百越將軍已經在整頓軍隊了,咱們大理的軍將也要為朝廷做點事兒才行。

段小林嗯嗯的答應,摟著趙思涵開森的遙望遠處自由飛翔的水鳥。

新市鎮,趙玉林還在書房思索電燈和發電機,整理後世的記憶,如何曉得他的妹子和妹夫在昆明的滇池上瀟灑快活。

馬靈兒風風火火的進去叫他別做文章了,孩子們等著要吃他做的燒烤,師傅們都為他做好了食材啦,快些罩上圍裙幹活兒。

他被馬靈兒連拉帶推的弄到院子裡,陳宸馬上給他套上圍裙叫開工,趙光順和光直兩姊妹跑過去笑嘻嘻的大喊:爹爹快些弄呀,咱們都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