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7章 留下一塊地(第2/2頁)
章節報錯
眾人均無異議,一致透過。
王榮提出和順直娣對調,要去臺諫堂侍候丁公。
趙玉林沒有同意,他說王榮正在理順中樞院的公事房,曹公剛坐到國主位上,情況還不熟悉就離開這不是在拆曹公的臺嘛。
王榮緊張的馬上閉嘴了。
趙玉林笑著說別緊張,咱們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
老曹也是笑呵呵的說:對對對。
這叫能者居之,不要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他看著趙玉林說咱們新宋講究任人唯賢,實事求是,對吧。
這就弄的趙玉林哭笑不得了。
他告訴大家,丁公去職,曹公主事,諸位難免有些想法。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朝廷難免還有思慮不周之處,要相信曹公和他都是心懷坦蕩,一心為公的。
他認為年輕的官員有機會還是要下到路、州一級做事,積累治國的經驗,他日才能更好的在朝廷中做事。
眾人開始頷首點頭的議論起來。
老曹對著範公講,要吏部要立個規矩,以後拔擢各級主管官吏,都必須要有在下面做事的經歷,至少兩年以上,如何?
老曹環顧四周,再看向趙玉林。
他覺得行了,新晉的官員都從下面幹起來,一個地方官一級級拔擢,幹到朝廷裡來還弄不清楚該如何幹,那就肯定是個白痴了。
散會後,老曹請他和馬靈、苗貴一起商議軍務。
苗貴說咱們這邊還在積極備戰,蒙軍都恐怕要對江東下手了。
軍報顯示蒙軍今年果真如玉林哥預判的大肆向東徵兵,領兵主帥呼畢力直接在宿州亮相,這是公開在向臨安施壓,大有要兵不血刃地拿下江北的意圖。
老曹說楊興運他們去年一場大戰損失很大,又抽調了一部兵馬去關中,眼下正在整訓,不宜開啟戰端,咋辦?
苗貴認為神威軍還要防備敵人的偷襲進攻,確實不宜東進。
趙玉林讓給孟大將軍送點軍械輜重吧,將咱們的投石機,連弩和千里鏡挪一批出來送去廬州支援他們。
老曹同意,十分自信的說咱們的水師暫時沒有軍務,就讓浙川的水師出動,運送軍械輜重去廬州協助孟珙作戰。
趙玉林點頭同意,讓苗貴順江一路東去,他出利州,兩頭展開巡視,督戰檢查軍務,給蒙軍造成新宋國積極備戰的姿態,牽制蒙軍大舉南下江東。
老曹說他這一出去至少一年半載的不在成都,朝廷的事情多著呢,沒有哥兒如何使得?
眾人都不同意。
趙玉林說他也有一段時間不在軍隊了,正好去看看。再說了,眼下新宋國只有老曹、苗貴和他出動才能引起敵人的關注。
諸公曉得他說的在理,只得同意。
趙玉林說朝廷只要堅持著前面的方略繼續走下去,相信咱們新宋國的日子會越來越好,諸公都無需顧慮。
第二天,趙玉林就走水路出發,在閬州休息一天後繼續趕路,到達興元府已經都過去半月啦。
安撫使高稼十分歡喜的接住,請他去活水魚莊吃酒接風。
趙玉林看到整個漢水邊上成片新修的城池也是樂了,這才多久啊,漢中就大變,連他這個南鄭老住戶都不曉得路了。
高稼樂呵呵的問:這是在批評南鄭的路牌設定的還不夠明白清楚嗎?可都是按照哥兒早先要求得,十字路口,街巷入口都做了牌子掛著呢。
趙玉林見他逗樂,笑了。這些都是看到了的,寬大點的道路上還立起了高大的牌坊,上面清清楚楚的書寫著道路名稱吶。
回到府衙,兩人一起去後堂吃茶。他問高稼有沒有想過回成都做事?
老頭兒說回成都就是入朝為官吶,他可是真沒有想過。
趙玉林笑哈哈的說啥朝廷不朝廷的,在哪裡都是給百姓做事。這新宋的江山安穩固,人人都有功勞,回成都做事還免了很多嫌疑呢。
高稼吃過一道茶後很認真的說還真是的,一晃,他在漢中就幹了十多年了,是該換個地方啦。
這些年在漢中做事,上下左右的都成了熟人,發現懶政犯事的有時候還拉不下臉來責罵處置。
趙玉林說這就是為何官員任職一定年限要異地交換吶,換個人,換個角度看問題,或許就能找到新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棘手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