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戶部來的執事歡喜啦,三少爺這是當著眾多官員的面在飄揚他們吶。

趙玉林給大家介紹,做這種旱育秧,下一步還要實踐拋秧,都是為了減輕農民布衣勞作的負擔。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就是為了不餓飯,一年到頭所獲的收益其實並不多,咱們要多想辦法讓他們掙到銀子。

孟鞏笑呵呵的說旱育拋秧能減少百姓的勞作時間,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去掙錢,花溪的百姓肯定能富起來。

丁公、李公和史兒子都不住的點頭。

史兒子指著一條條端直的道路和溝渠說:只是修好那幾條溝,造出的新田就不少啊,這個法子好。

眾人邊走邊看,不住的讚歎。

回到張家大院,丁公招呼公事房將調研官員帶去對面的光華新村打尖進膳。他們要留下來和花溪村的兩位總管敘話。

那些調研們曉得小小的花溪村容不下這麼多人吃飯,跟著公事房的人就朝對面跑了。

老頭子笑著說他曉得這裡沒伙食,早有安排。

孟鞏樂呵呵的說招待諸公還是妥妥的,是吧?隨即將目光移去呼蘭和阿倩身上。

兩個女子都是不住的“嗯嗯”點頭,很快張羅好了酒菜。

丁公卻叫將酒杯拿走,公務時間他不吃酒。

趙玉林笑笑,對著侍女努嘴,呼蘭馬上說咱以茶代酒,嚐嚐今年的西湖龍井。

侍女迅速沏茶送了出來。

正要開吃,外面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大門口傳來曹友聞歡快的笑聲,眾人立馬出門迎接。

老曹對著丁公大呼:臺鑒堂巡視花溪村,曹某肯定不能缺席。

眾人大笑,再次落座,孟鞏要呼蘭代表花溪村說兩句,歡迎臺鑒堂的諸位大人蒞臨花溪。

呼蘭卻說正主馬上就到,她將花溪村的都保張雲海請來啦。

說話間,阿倩扶著老張頭進來了。

老張頭啥時候見過如此眾多的朝廷大員,坐到呼蘭讓給他的位子上手腳都在打囉嗦。他戰戰兢兢的端起酒杯,舉過頭頂的敬諸位大人,感謝朝廷不忘他們這些種地的布衣,老張頭說完就喝了個底朝天。

呼蘭再要他坐下吃飯,老張頭卻是堅決推辭了,一來看到諸位大人都不吃酒,曉得朝廷下禁酒令啦。二來曉得大人們還有事要商議,哪敢打擾。

孟鞏很有感觸的說張都保是個實誠的莊稼漢,年輕時他老家的都保就和張都保一樣乾脆利落。

老曹端起茶碗叫走一個、走一個。

諸公邊吃邊聊。

老曹歡喜的告訴諸公,國主允了,他這就要東去巡視建康府啦。

丁公不悅的說他:就是坐不住,又要跑啦。

眾人給老曹敬茶,祝福他一路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