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6章 救民於水火(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貴友不顧馬瘦沒草料,冰凍路難行的催促起又上路啦。
每一次,遷徙都有不少的人和牲口倒下,這條橫跨歐亞的草原帶上除了星星點點的牛羊糞,就是一路散發著磷光的皚皚白骨。
成都,趙玉林還在忙碌呢,呼蘭叫家僕將書房的暖爐燒的旺旺的,兩口子挑燈夜戰,飛快的書寫著。
夜已深,小女子上去從背後圈住他脖子叫歇著吧,已經很晚啦。
趙玉林說事兒還多呢,花溪村變革的人員架構有了,如何變卻是一套大學問,夠得弄。
小女子溫柔的替他捏了捏肩頸出去,趙玉林又繼續奮筆疾書。
不多一會兒,呼蘭端了一碗燕窩粥來喂他,兩口子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繼續幹活。
突然,院子裡有衛士迅速跑動起來,對著趙飛燕的房間大喊:國主啊,軍情急報,緊急軍報來啦。
很快,趙飛燕就穿戴的整整齊齊拿著軍報來到趙玉林的書房。
他問啥事急得?
趙飛燕把軍報遞給他說:兩浙的陽大全糾結一夥不肯放棄自立的賊人叛亂,已經和史公的人打起來啦。
趙玉林接過書信來看,原來臨安的官員分化成了兩派:一派以史兒子為首,要和新宋國商議投降歸順。一派以陽大全為首要繼續割據稱王。
眼下正值青黃不接之時,陽大全振臂一呼,將那些流氓地痞聚集到一起反了史兒子的水,衝進謝凌雲三弟的宅院殺了謝老三全家祭旗後圍攻臨安府衙,要殺光史兒子他們那幫人重建臨安小朝廷啦。
書信是兵部尚書苗貴從建康府發出的。
趙玉林看完後說無慮其他,苗老哥肯定會辦得妥妥的。
只是謝老三一家被陽大全殺了可不是小事,謝凌雲肯定心疼如刀絞,如何處理善後得好生動動腦子。
飛燕告訴他:吏部將謝凌雲的大哥安排去接任了邛州知州,路途不算太遠,她打算派人去將謝家長兄接回來告知實情,讓謝大哥做謝凌雲的安撫。
趙玉林點點頭,覺得行。
謝凌雲這次出逃臨安,謝老三自己優柔寡斷耽誤了行程沒走脫,按理不怪謝凌雲。但是謝家出逃兩浙畢竟是他的主意,謝凌雲少不了悲痛自責。
趙飛燕讓謝家老大先曉得,再做謝凌雲的思想工作就容易多了。
他讓飛燕按下謝老三被滅門一事暫時不提,召集諸公商議如何應對兩浙事變。
趙飛燕立即出去排程安排。
天明,趙玉林拉起呼蘭去九號院開會議事,小女子端端正正坐到最後面的椅子上列席聆聽。
趙飛燕通報了臨安府事變後問計於諸公。
都察院華嶽第一個就說咱們已經授權兩浙周圍的駐軍便宜行事,此刻兩浙生變,正是我新宋大軍統一、收復兩浙之大好時機,當督促大軍東進,完成江南的徹底一統。
接著其他人陸續發言,意思和華嶽高度一致。
趙玉林贊同諸公的意見,認為咱們隔著兩浙幾千裡,軍報都是三日前的戰況了,具體如何做就交給前方的將士和兵部苗尚書經辦。
他完全贊成華公的意見,立即發起收復兩浙的戰役,中樞院督促江南各軍前赴後繼向臨安府進軍,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叛軍救民於水火。
諸公都是頷首點頭。
吏部尚書範公提議飛燕國主直接在《成都旬報》上撰文,號令三軍兒郎進軍兩浙,完成收復大業。
趙玉林覺得行,估計建康府的軍事行動早就展開了,就讓飛燕在報紙宣示,昭告全天下。
趙飛燕當即點頭同意,要大家接著商議第二項議題:諸公看到毛筆抄錄的花溪村變革草案,華嶽手裡的那份還墨跡未乾吶。
趙玉林歉意的說昨日走訪了花溪村,都保正求變的心情很迫切,他昨晚一邊思考一邊成稿,這就拿來和諸公見面啦。
眾人聽說他為了一個村子的變革試點如此用心,足見他深思熟慮想幹。
範公說:趙指揮使為了一個村子不遺餘力,其必有獨到之處,事兒也不大,就依著趙指揮使的方略試試吧,不行咱們再改回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