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7章 小國鬧內訌(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理國重組了軍隊,又得了新宋國的新式武器,加上他們自己仿製的武器在一起集訓過後實力大增,連續征戰半年已經奪取了大越國多座城池,將邊界前推到越國境內三百里。
小皇帝開森啦,這是大理國幾十年未有的大勝,一定要好好慶賀慶賀。諸般臣工齊聚廟堂歡慶,大堂之上盡是觥籌交錯、鶯歌燕舞。
朝堂上下正舒爽著呢,殿外突然尖叫起來:八百里加急,軍情急報,軍情急報:南征軍團內訌,大越軍趁勢反攻啦。
眾人當即傻兮兮的站立在當場。
大殿外一個風塵僕僕的信使用盡全力衝進來喊了一聲“軍情急報”便撲倒在地,立即就有小黃門上前取出他背上信筒裡的書信呈上,近侍太監慌張的宣讀:南征軍高主帥和柴副帥合謀截殺了善闡府的新軍主將和倆副將,新軍將士人心惶惶的炸營啦。
眾人都聽得目瞪口呆。
高主帥排程南征軍平叛、鎮壓新軍後南征軍內部互相廝殺打成了一鍋粥,大越軍隊趁勢反攻,南征軍接連潰敗,就要回到邊界啦。
眼下是監軍在主事,請求聖上速速發兵支援,加強邊界的守備。
小皇帝聽完呆若木雞的坐在龍椅上,手中的白玉杯啪嗒一聲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段小林也是愣愣的坐在下面不知所措。
高、柴兩家的家主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個都是如喪考妣的不曉得咋辦?
有近臣提醒,必須迅速調兵堵住南方邊界的口子,否則大越兵報復性的打過來不曉得要佔到哪裡才會消停?
這次,高、柴兩家不去爭了,由陳家派出一位領軍後生領著陳家軍為主的京畿禁軍兩萬人馬立即出發,增援南邊戰場。
但是,大理皇城就完全空虛啦。
小皇帝瞪著還在發愣的段小林喊道:快些將善闡府的新軍給他調一萬過來勤王,京城都沒有戍守兵了咋行。
段小林這才猛醒,趕緊起身去做安排。
大理對南越的仗打輸了,人打散了,死傷無數的要撫卹軍將家屬,還要採買軍械重振軍力,特別是採買新宋的新式軍械就需要一筆海量的銀子。
高柴兩家因為自家人爭權奪利釀禍端,曉得罪責難逃,吶喊捐款時就積極多了,主動捐出多年積蓄兩萬兩白銀。
諸般王公大臣依葫蘆畫瓢跟風捐款後依然是杯水車薪,相差太遠。
小皇帝自然曉得攘外必先安內這個硬道理,必須得先將戰後的善後問題處理了。他十分無奈的又將目光鎖定在段小林身上,要這個大兒子去找新宋國借款度日,採買軍械。
段小林就實在為難啦。
上次他去新宋國辦差,趙玉林便責怪他們才買了軍械就去打越國是嚴重的不守盟約。現在自己窩裡鬥弄垮了軍隊又跑去找新宋國求救,這個話說的出口嗎?
但是,國事岌岌可危呀,可由不得他。
小皇帝接連十二個催促,這丫回去拉起他老婆趙思涵還是屁顛顛的出使新宋了。
江東臨安府,謝凌雲出逃後成功抵達福建路的福州,上岸一進福州府衙就宣佈和臨安脫離關係,要和史兒子劃清界限。不但如此,他還呼籲臨安的官員和州縣主事的都看清楚大勢,努力做歸順新宋,國家統一的大好事。
謝凌雲這篇文章一登上福州的報紙,全國人馬上就曉得啦。
臨安府一下子就炸鍋了。
不但官府裡在熱議,街頭巷尾的百姓都在議論謝凌雲的事情,謝家可是臨安朝廷的舊臣,太后家的人,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一波行情還沒完吶,成都中樞院的臣工親書的信函和喬行健的文告又來了。兩浙大量的官員接到成都的好基友寫來的書信,詳細介紹了新宋人人平等共和議事的好處,奉勸他們極早放棄自立,回到新宋一國的大家庭來。
喬行健在《成都旬報》上發表的長篇宏文更是把江東小朝廷和史兒子搞的小動作一一批了個透,明確告訴兩浙的官員必須打消自立的念頭,放棄孤懸於外的美夢。若是繼續圖謀自立,必將被新宋推翻,受萬民唾棄。
這一波輿論就造的聲勢浩大了,兩浙上到官場,下至民間的平民布衣都在熱議新宋的作為,這是先禮後兵,要打過來統一啦。
史兒子坐在皇宮改成的府衙裡就像坐在一艘被十二級颱風吹著的大船上,搖得他吐了又吐,已經吐不出來了還扶著桅杆做嘔吐狀。
他召集眾官員議事,有的已經找不到人了;有的稱病在家不出,不少人都在告假觀望,堂下站著的人少了一半多不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