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腳虎不以為然的說孟公還欠他一條腿呢,大將軍可是咱新宋中樞院副主任,僅次於國主的肱骨大臣。

咱在過路的肥豬身上拔兩根毛算啥?

他就不相信孟公不罩著。

知府給他說鄂州順風處早就在稟報漢水上強買強賣,強收過路費、停船費的事兒了,是他壓著,兄弟也該收斂收斂啦,凡事適可而止。

矮腳虎才受了順風司的氣,聽到知府哥哥說鄂州順風處早就盯上他了立即大怒,拍著茶几說順風處就是個屁,要不是他的書讀少了,當年救下孟公就可以來接管了皇城司,眼下坐在順風處正使位置上的就該是他啦。

知府立即豎起食指放到嘴上叫千萬別亂說,鄂州順風處已經不是過去的皇城司了,小心傳到成都去後他的官帽都要耍脫。

又是順風處,矮腳虎惱啦。都說順風順水,咋到他這裡就成了諸事不順,他心裡一股無名火騰的就上來了,要去找鄂州順風處的不快。

知府哥哥當即勸止,真要這樣幹,不是鄂州在搞窩裡鬥嗎?

知府警告他,決不許動順風處一根汗毛。別看鄂州的順風處就那麼幾個人,但是歸入新宋後這裡就是一張大網中的一個小節點,要是牽動成都順風司出馬,不就引火燒身啦。

鄂州府衙裡,知府還在勸導矮腳虎,成都中樞院已經收到趙玉林的發出的快速遞了。

趙飛燕還在蒙古使團到成都攪動茅坑後臭氣燻人的鬱悶中呢,一看他要調涼山州的耿飛虎去鄂州主事,就知道鄂州的問題嚴重了,她馬上把央金請到書房來商議。

央金說順風司一下子接到三封密件,兩封在妹子這裡,一封直接去了孟公處,可見鄂州的事情絕對與孟公有關。玉林哥要調飛虎去鄂州也是為了解決那裡的問題,妹子不妨將範公和孟公都請到一處商議定奪。

次日,趙飛燕請範鍾和孟珙一起商議鄂州人事。

孟珙當即贊同,他說矮腳虎是他的衛士不假,但是新宋國沒有法外之地,更沒有法外之人,他已經著刑部秘密調查此事。

範鍾很欣賞孟公的態度,告訴他吏部收到過多起彈劾鄂州知府的奏報,提議將鄂州知府先調去荊州任職,讓涼山州總管耿飛虎轉任鄂州總管,這樣,荊州知府到了鄂州之後就有一名得力助手,有利於鄂州辦案。

孟珙都答應,面容卻是十分疲憊。

趙飛燕關切地問他身體是否有恙?需要請醫官把脈否。

她哪裡曉得昨夜孟珙一晚上都沒有睡覺,躲在書房裡喝茶看書折騰了一宿呢。

還是他的小夫人啊倩說服了孟珙。

啊倩給他講:新宋人人平等,看著老百姓無憂無慮的過日子多好。將軍浴血征戰不就是為這個嗎?

為何因為矮腳虎是他的衛士,救過他有功就可以縱容犯事,任其禍害百姓?

趙指揮使的親哥哥犯了事他都嚴查嚴辦,充軍到了南方的不毛之地。將軍在戰場還殺了不少貪生怕死、違抗軍紀之徒,矮腳虎這種違犯國法的一樣該治,還管他功勞有多大,是不是親信?

黎明時分,孟珙傳話刑部:立即組成秘密巡查小組奔赴鄂州查案,不管案情有多大,人犯是何人都要一查到底,一定要還老百姓一個公道。

孟公對著趙飛燕笑笑說不用,鄂州的情況他多少還是曉得一些,知府黃來運主事鄂州多年,也該挪挪窩了,是他沒有約束好部下,給朝廷抹黑了,他已經安排刑部徹查此案,絕不放過一個壞人。

趙飛燕馬上點頭,笑著說不怪孟公,荊湖連年抗擊蒙軍,大將軍為軍務就操碎了心,下面州縣出些事兒在所難免。她提議恢復荊湖北路設定,就由荊州知府任安撫使。

範鍾同意,孟珙也沒有意見。

荊州知府袁浩文早先在瀘州任職,趙玉林打下襄陽,進駐荊州後才調他過去的,當時孟珙還駐軍鄂州呢,算起來都是老熟人啦。

孟珙認為完全應當,荊湖北路的周邊都已經回到新宋懷抱,安全有保障,可以取消軍管,統一由路級長官行使政令。

做通了孟大將軍的思想工作,後面的事情就輕鬆多了。

中樞院開會議事,調整荊湖北路的人事,諸公都是贊同,那個眼裡進不得砂子的華嶽還在會上歷數了鄂州知府的三宗罪,只因為都察院還沒有查實才沒有追究,但是一地主官連年都有百姓和官員上奏彈劾,很難說沒有問題。

趙飛燕給諸公講:朝廷核查的目的是澄清事實,治病救人,咱們暫且將黃知府拔擢去荊州,待鄂州查實問題後再行定論。

如此,有利於鄂州的穩定和辦案,諸公意下如何?

眾人清楚了趙飛燕的意圖後才答應下來。

接下來,她留下中樞院諸公通報軍情:兵部在建康府分析戰情後決定發起靈州戰役,要趁著草原帝國汗位更迭,王庭不穩之時收復靈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