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林笑哈哈的說這是哪跟哪呀,隔著有幾千裡嘛。

越是靠近臨安的路州縣,趙玉林都是有心理準備的。這些地方屬於臨安朝廷的權力核心區了,和新宋一樣,那偽帝趙炳也會認真的選人用人。

那些坐在官位上能識時務,顧大局的舉旗歸順新宋已經是不小的進步,如何能苛求所有人都沒有二心?

李公說他已經去信斥責其弟,勸其到成都臺諫堂來共事。

趙玉林忙說這如何使得,福建安撫使春秋正盛,又正是用人之際,如何走的開?

丁公卻認為李公做得好,福建迴歸新宋大半年了,還算穩定,再有就是要改變福建的現狀,必須有強勢之人前去大刀闊斧的變革才行。

若是李梁繼續留在福建,抹不開面子如何實行變革?

他說:這樣一來,福建必然生變,還得謀劃誰去接手,需立即回成都和曹公商議。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諸公何需跑路?咱們就在這裡議過。”

眾人抬頭一看,呵呵,原來是曹友聞到了。

鳳凰趕緊出去,親自給老曹沏茶。

趙玉林說有啥事著急的?要勞煩國主來這裡商議。

招呼諸公回去不就行啦?

老曹哎哎哎的問他,這幾天成都就像抱著個火爐子一樣的熱,只許哥兒享受涼風,不讓咱們也來涼快涼快嗎?

趙玉林無語了,端起茶杯請他品茶。

老曹給他講,已經知會中樞院諸公明日過來避暑啦,有事咱們就在這裡議了。福建路安撫使若是真要回來,他倒是希望鳳凰能去。

趙玉林愣愣的看著他了,不曉得他葫蘆裡賣的啥子藥?

老曹喝下一口茶才說:兩廣和福建的隊伍發展太快,大多都是由舊制的宋軍改編而來,他希望鳳凰過去巡查,監督軍紀。若是李梁要回來,那就讓鳳凰暫行福建安撫使之責,整治完成後再行委任安撫使。

趙玉林覺得他的這個安排不錯,就是捨不得鳳凰離開成都啦。

他有些猶豫的看向鳳凰,女人卻是一臉的歡喜,還當眾表態承蒙曹國主抬舉,國家需要,她定不辱使命。

趙玉林見木已成舟,十分無奈的說姑且就這樣嘛。

老曹說啥就姑且了,還有更重要的吶。

他從袖筒裡抽出一封書信遞給丁公說臨安的使相來信了,此人要自任兩浙路安撫使。還要咱新宋幫他協防海上,支出江北餘街的軍費吶。

老曹指指丁公手裡的書信說:那才是曹某要請鳳凰夫人走一趟的主因,咱們必須對兩浙採取高壓態勢。

李忠棉憤恨的說史賊到了這個時候還想專權,簡直是不可思議。他不幹了,請辭中樞院副主任一職,要和丁公一起經理臺諫堂,請國主準了。

他要讓全天下人看看,咱們新宋朝廷是何等的光明磊落。

李公突然辭官,趙玉林和老曹都有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的感覺,相互愣愣的看著。

丁公說李公身體抱恙,早就不想幹了。如今國家已定,就讓李公退到臺諫堂來好生休養,還能和他一起為中樞出謀劃策呢。

兩位老人如此說,他倆還有啥辦法,只得點頭同意。

次日,新宋中樞院的諸公陸續到來,青城山腳下立即戰馬嘶鳴,擠滿馬車。建福宮裡一下子人滿為患,為了騰挪房間,央金和趙飛燕,火鳳凰和順直娣都住到一塊兒了。

老曹笑哈哈的說:看來,建福宮還要擴建才行吶。

趙玉林說那還不簡單,就是國主一句話的事情。

曹友聞哈哈大笑。

他倆圍著住地轉了一圈,決定開啟後面的宮牆,再擴建十畝地進來,將議事廳都修好交給清城派打理。平時接待香客,需要時再提前安排。

老曹說:這就好比新宋的一個小行宮啦。前朝可是作為皇家園林守著,決不許外人進出的呢。

趙玉林說這裡雖然涼爽,但是溼度也是很大,房屋若是長期封閉不用那才爛得快,豈不是最大的浪費?

老曹笑呵呵的說對頭,就交給青城派好生打理,別浪費了。

晚上,老曹召集議事,通報了李公將辭去中樞院副主任的事情。

眾人都是一臉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