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3章 一個沒逃脫(第2/2頁)
章節報錯
兩日後,各地贊普也到了州里,他讓央金如法炮製,提出要全面收回各家佔有的草場,土地,沒收他們在城鎮上的房屋、街鋪歸官府做公用。
這些人立馬氣得炸了鍋,在議事堂上大吵大鬧,認為少數贊普造反叛亂與他們無關,他們可是沒有參加,憑啥就要剝奪他們的財產?
趙玉林不管,讓他們吵,讓他們議。
這會兒,李三槍回來了,收集匯總齊了各地寺廟的違法犯罪事實,趙玉林就不再出面了,由央金帶著三槍和昌吉尼瑪領著大兵進場,將一個個罪狀宣佈後立即把人犯拖出去,就在會場外斬首示眾,這些人才曉得中了趙棄兒調虎離山的計
等到處理了叛逆,大堂裡面的人數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再讀寺廟新規矩時,剩下的人都舉雙手贊成,根本就無需討論了。
清理了寺廟的害群之馬,再去整治贊普就輕鬆多了,首先就將參與造反的挖出來就地正法。
接下來,趙玉林找出山前,山後和通軌縣各一個贊普,讓他們談談歸順大宋後的收入如何?
他一個個幫他們算過帳後,發現收入都是增加了。
他再問這些人,百姓的生活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
這些人一個個都說肯定是變好啦,多的很的農奴賤子分到了馬匹牛羊,耀武揚威的揚鞭打馬從他們身邊上噠噠噠一閃而過。
呵呵,這些人的思想還沒有轉過彎來,見不得喜氣洋洋的翻身農奴樣。
趙玉林笑著給他們講,這就說明咱們的路走對了。
老百姓衣兜裡有錢了,才會拿出來買東西,你們的生意興隆才能掙更多的銀子。過去,你們將百姓都榨得乾乾的,不還是就那麼點收入?
昌吉尼瑪給他們講道理,這叫小河有水大河滿,咱們不讓百姓活,百姓也不會叫咱們活。
是吧,妹夫?
昌吉很得意有他這個妹夫,總要抓住機會展示一下。
趙玉林笑而不語,這時央金髮話了。
她說不管怎麼算賬,大家手裡的財富都是過去自己土地上每一個人的血汗錢。山林,土地、草場屬於朝廷,這次州府先不做一刀切,大家回去細細思慮後自處之。
這是趙玉林交代央金的,他認為這些吐蕃區域的事情不能急,穩定壓倒一切。眼下首先處置好寺廟的問題。
圖瓦彭錯立即表態,他家上次就上交了大部分土地、草場,留下的土地、草場這次全部上交州府,都分給百姓耕種、放牧。
跟著,老頭兒又補充一句,他的官寨也交出來,作為保寧州的書院使用,要央金將召集起來唸書的娃子都搬去官寨。
趙玉林馬上給老丈人鼓掌,他看著堂下一個個表情複雜的贊普,理解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心情,這次可是每個人思想上的一次大滌盪。
他乾咳兩聲後說自己也講幾句。
第一,這兩年大家的日子過得更好了,是有目共睹的,草原上真正成為了一家人。至少,大家從過去各自的屬地上可以自由的在州府裡走動,甚至隨意的去漢中,到成都,可是過去沒有的,真正成為這片草原的主人了。
這些人聽他說的句句都是大實話,不住的點頭交流。
第二,州府希望大家將土地草場交出來,分給無地的人耕種、放牧,還不是希望更多的人有飯吃,富起來。土地上的收成本來就少,你們手裡握著的土地加著戲碼的向百姓收租,百姓交了你們的還能剩下多少?
他問:諸位都是菩薩心腸,為何就捨不得呢?
這句話問道他們心坎上了。
是的,這些人中哪一個家裡沒有經堂,都是從孃胎裡便開始接受著我佛慈悲的教育。
第三,各家的子弟接受漢話,漢文化多的,熟悉漢地情況的可以去漢地任職,學習當地先進經驗回來建設家鄉不是更好?若是願意一直留下就在漢地為官,都是大宋子民嘛。
這個主意很不錯,各家可以培養自己的子弟去漢地做事,是個不小的進步。
第四,趙玉林告訴他們,這幾天徹底清理了全州的寺廟,起獲不少金銀,神威軍一文錢也不要。
他建議,州里留下一部分撫卹紅原戰死計程車兵和百姓,修築紅原縣城以及各地的縣城、關隘。
多餘的都拿去修路,一直修去成都,要能讓大家坐著馬車到成都這個大都市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