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9章 記賬很細緻(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刻的臨安皇宮,偽帝趙炳和宰輔史兒子一樣的在錢引上打主意,他們不是缺錢,而是早就出現錢荒啦。
史兒子無奈的說還是隻有印製錢引度日。
趙炳有心做點事情,拿著搞到手的新宋貨幣說,看看趙棄兒的錢幣多好,咱們要是也能做出這樣的紙錢來,還怕老百姓不要?
史兒子兩手一攤說咱們沒得那個技術,即便做得出來,老百姓還是不會要的,因為這個紙幣必須和銀幣一比一兌換,咱們沒得銀子如何辦得到。
不能和銀幣等價兌換就是廢紙一張。
趙炳有些不捨的細細摸著新宋的新幣,喃喃地說錢引已經跌到兩成以下了,再印,怕是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啦。
這廝其實曉得,狂印錢引騙老百姓的錢財等於殺雞取卵,還是盯著這條快捷致富的通道不放。
史兒子兩眼無光地說畢竟就是一張紙錢,利潤還是夠大的。再說了,那餘街還在等著咱們給軍餉吶,就把錢引做出來當軍餉給他,軍隊有辦法用出去。
軍隊是肯定有辦法用出去的,當兵的手裡有大刀、長矛,買了東西就給錢引了結。誰要不收,一腳踢倒走人,如果還敢追去討要銀子,再抽出大刀、長矛一咋呼,小老百姓還不乖乖聽話。
成都,趙玉林還在操心他的新幣發行呢。
馬靈兒回來告訴他,丁公要提前給官員包紅包,每個人都是一月的俸祿,四捨五入後齊刷刷的以貫計算裝紅包。
他說老爺子喜歡就幹嘛,早晚都要發放的。
他問馬靈,官庫裡的銀幣夠不夠,丁公迅速的將新幣發放出去,肯定有人要去換銀幣的。
陳宸年前專程去嘉定督造銀幣,曉得情況,告訴他不怕,雨琦姐姐打掉了兩個路的鉅貪,收繳回來的銀子全部拿去鑄幣啦,足夠馬靈姐姐花。
馬靈兒不認了,笑哈哈的說死妮子呢,哪是做姐姐的在花銷,是哥兒的新幣在花銷哈,是新宋國在花銷。
趙玉林叫陳宸再跑一趟嘉定的豐遠監盯緊了,反正錦官城那邊還沒開工,幫著馬靈姐再鼓把勁。
小女子次日一早便啟程了。
趙玉林和馬靈兒來到府衙,諸般臣工都興高采烈的來應班了。
這是丁公變革過年的上班制度啦。往年都是從初一就耍到十五,今年老爺子一聲號令要發錢,初六就點卯應班啦。
丁公講完了開年開門紅的開場白,展示了新制貨幣後馬上兌現了紅包。李公立即勸告諸公要相信朝廷,不要拿著新幣立即就去銀行換銀幣,還說大家習慣之後肯定會只用紙幣,將銀幣都視為紀念物了。
趙玉林聽了給李公鼓起掌來。
他說:諸公放寬心,銀幣永遠都和紙幣等價兌換,往後天下人肯定會愛上攜帶方便的紙幣,銀幣必然會成為家家戶戶留個念想的物品。
諸公馬上給他鼓掌。
趙玉林說不但銀幣會成為紀念,以後在國家重要節日,轉運部還會專門做出一定數量、面值的紀念貨幣供愛好收藏的人採買收藏,其價值隨著年代的增長,還會超過其面值的價格呢。
眾人又送給他一陣暴雨般的掌聲。
老頭兒們歡喜了,宣佈散會。
第二天的《成都旬報》就發訊息了,官員們開始將新幣作為俸祿薪酬啦,新宋國發行使用新幣啦。
新宋的紙幣與銀幣等值兌換啦。
軍人要領新幣的兵餉啦。
一道道的大紅標題在報紙上翻滾,提前將這座古老的城市攪動得熱鬧起來了。
但是,這個城市裡銀子最多的錢復興卻是不淡定了。
這廝坐在後花園裡一株修剪精緻的紅梅下面翻看著當天的《成都旬報》,正版都是宣傳新幣的內容。
錢復興預感到錢引的生意已經沒得做了,不但如此,他偷換珍藏起來的銀子也要跌掉一大截。
不僅銀子要跌,金子怕還是要跌一截。
因為新幣與銀幣等值,永遠掛鉤下去老百姓就不怕紙幣貶值,貶值就去換銀幣。
這樣,朝廷就用不著那麼多的銀子來鑄幣啦,銀子馬上就會供應過剩,過剩的東西還賣得起啥價?
銀子肯定貶值啦。
金子和銀子是一樣的道理,金子作為流通錢幣的功能沒了,朝廷也不會大量鑄造金幣,金子不貶值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