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0章 一句舒心話(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時,趙彥那卻有議題要討論了。
他說江東的史相有書信來了,信上還說史相給範公和杜公也有書信交代,要大家聯合起來共同禦敵。
史相要咱們新宋朝廷念及都是宋人天下,國主趙炳還是大宋皇室正統後裔的情分向對待孟珙一樣,給江東臨安轉運五百萬銀子應急。
眾人聽得面面相覷,遊式疑惑的看著範鍾和杜範問,真有此事?他著實不曉得?
範鍾猶豫了一下說卻有此事,信件是透過驛丞轉送來的,但他不以為然,已經當引火紙燒掉了。
他認為新宋既然已經繼承了大宋的全部疆域,就是不承認江東偽帝政權存在。
新宋國遲早是要統一華夏江山的,雖然不屑再和江東談論國體的話題,但是我們自己心裡非常清除。咱們新宋之所以沒有對江東用兵,不過是念在都是宋人,大敵當前應當一致對外,擊敗蒙古帝國後肯定要統一江東。
趙玉林看向杜範,眾人也是將目光向他聚焦。
杜範說他和範公的意思一樣,根本就沒將史相的書信放在心上,看過就付之一炬了。
不過,下次遇到類似的書信他會上交給丁公,叫中樞院的諸公盡皆知曉。
趙玉林終於聽到了一句舒心的話,笑著給他鼓掌,點點頭說咱們已經建國,俗話說天上只能有一個太陽,新宋遲早要統一全國,但萬事都有個輕重緩急。即便就是這樣,咱們也重來沒有武力脅迫過任何一國。
江東的臨安朝廷領有江東諸路,佔著最肥沃的土地和天下鹽場與強盛的海貿,要說富裕,比咱們川蜀富裕多了。他們搞不好要咱們出銀子,沒有道理嘛。
孟大將軍將屬地都給咱們經營了還在江北抗蒙,咱們不轉運銀子給他使用如何得行?
江東拿著銀子不抗蒙,心甘情願的做蒙古帝國的兒臣國,驕奢淫逸的花掉百姓的稅賦,沒了銀子就來找咱們要?
忘了當年他們是如何卡住海鹽要咱們命了嗎?
趙彥那說江東也不是不抗蒙,史相來信說他們也想抗蒙,但是實力懸殊太大了,那北蠻動輒就是十幾萬,幾十萬人的南下,他們根本就是抵擋不住才委曲求全的。
眼下北蠻又在逼他們上貢白銀和絲綢,江東戰亂,連供給餘街大軍餉銀都成了問題還談何抗蒙?
老曹冷冰冰的說那就叫臨安朝廷散了噻,自己都養不活了還稱啥帝?
據聞臨安朝廷的官員遍地走,就是減一半的俸祿開支也遠遠大於咱們新宋國的朝廷。
史相和趙炳還搞窩裡鬥,把個好好的臨安打得稀爛。咱們要是轉運了銀子給他們,定是拿去修繕皇宮、揮霍一空。
他們說啥抗蒙?都是騙人的鬼話。
丁公終於發話了,他說玉林小哥早就說過了,無論何時都不會向江東轉運銀錢的,往後諸公便休提此事。
姑且不論臨安朝廷的地位正統與否,就是以海鹽相要挾便和咱新宋不是一路人。
老曹憤恨的說想著就可怕,要不是咱們有西寧的湖鹽做保障,川蜀早就亂了。他說去嶺南的道路還必須打通了,打通嶺南後咱們就多了一條由海上進出貨物的通道,越國的海鹽也可以賣到咱們川蜀,再也不受江東的刁難啦。
眾人驟然警醒,練練稱是,不住的頷首點頭。
趙彥那就尷尬了。
趙玉林覺得有點疲憊,丁公讓他在府衙用膳他都拒絕,藉口身體有恙回家去了。
他這前腳才剛進門,曹友聞後腳就跟來了。進門就招呼吳雨琦安排酒菜,要和哥兒好好喝一個。
趙玉林等侍女送上茶水後說一起議了大半天都不回去,還有啥事要說啊?
老曹笑呵呵的問他這是在趕他走嗎?
趙玉林心裡不爽,有點鬱悶的說哪有啊,就是問大將軍有何急事?
老曹等到吳雨琦進屋才說:看來朝堂不穩吶,他將趙彥那和範鍾他們收到江東史兒子書信的事情說了出來,問吳雨琦順風司是否知曉?
吳雨琦說這一波書信來往江東走的是光明正大的書信投遞,荊湖和夔州路都有訊息反饋。但是趙公、範公他們位高權重的,順風司如何會安排臥底監視,只是做府邸的安全保護。
趙玉林認為這是江東在和他打輿論戰,此次臨安的書信勸誘肯定不在少數了。連趙彥那這樣的高官都公然幫著江東的史兒子說話,那收到信件後思想左右搖擺的肯定還有。
老曹說他也是在擔心這樣的事情,他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說和人鬥這裡太累,他不想呆在成都了,讓趙玉林放他去荊湖北路指揮即將發起的洛陽戰役。
他笑話老曹在說笑了,大將軍想去哪裡何需他趙玉林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