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8章 殘缺的地盤(第1/2頁)
章節報錯
黑水河就是怒江,李雲清跨過怒江一戰擊敗吐蕃軍隊後獲得了這塊氣候極佳的前進基地。正在休整大軍,儲備糧草準備繼續前進。
後勤隊上來了,李川開森的去給他報告:曹大將軍給咱們送來了新宋軍的新軍旗,從縱隊一直到各中隊,小隊的旗幟都有的。
李雲清激動的站起來領著一幫兄弟走出大帳來看,叫都給他展開,把縱隊的大旗打起來。
趙玉林給了李雲清三個縱隊的編號,他讀著丁公的書信,看到國主褒獎他的西征軍,要他一直前進,將軍旗插上邏些的城頭時激動得熱淚盈眶,豪情萬丈的振臂高呼:神威軍威武,新宋國萬歲。
眾將揮動著旗幟跟著他一起歡呼,聲音響徹整個山谷。
回頭,李雲清招呼眾將議事,問計於眼下。
副將曹永提議趁著天氣好,隊伍立即挺進到波米。因為沿途的百姓都說那裡的氣候更好,是吐蕃的糧倉。咱們拿下糧倉就有糧食保障,不至於叫後勤運輸的壓力太大。同時又截斷了吐蕃的一條糧道
李雲清點點頭,抬手示意李川說說看。
李川已經升任西征大軍的後勤參謀,這是曹永和李雲清看著他腦子機靈,又是趙玉林的書童出身,有意在鍛鍊他。
小夥子歇了一口氣說他贊同曹將軍的意見,建議隊伍立即進軍波米。同時可以派出一支偏師進軍科麥,因為南邊的科麥氣候很好,那裡的物產肯定豐富,咱們拿下科麥之後可以獲得很好的糧食補給,為大軍儲備糧草。
李雲清告訴眾將:三少爺和曹大將軍沒得訓示,還是要咱們酌情自主決定。
他的想法和諸位一致,下決心了,由曹永領兩萬兵馬作為先鋒去波米下寨,給李川兩千人馬走科麥去籌集糧草,他領中軍跟進去波米。
眾將得令後立即行動起來。
李雲清一路前進,就像播種機一樣在沿途留下熟悉吐蕃的兄弟,將奴隸主手裡的田地,財產和牲口收回來後發放給貧窮的農奴,大量的解放農奴參加了新宋的守備軍。
這些農奴兄弟翻身得解放,當家作主後熱情高漲,農忙時拼命勞動種糧,閒時拿起刀劍守衛自己的家園,成了他穩定佔領區最好的幫手。
但是,趙玉林在書信上提醒他不能太著急,西去邏些城太遠太遠,最大的問題就是補給困難。
趙玉林要他拿下一地必須做好穩定,建立順暢的交通驛站打通運輸通道。他到了八宿才發現這裡的天氣好多了,下決心要拿下波米取得更好的物資保障,迅速催動大軍一路向西挺進。
趙玉林被趙飛燕折磨的精疲力盡,如何曉得李雲清的用兵方略。兩口子一早起來在院子裡修習劍法,飛燕說她還是去找掌門女教授的比較好,讓哥兒抱著練,她靜不下來。
呵呵,這女人真會調琴,趙玉林差點要暈過去了,放開她叫各自練去。
兩人吃過早飯去府衙,丁公請去花廳和老曹一起議事,告訴他順風司的軍情來了。
南邊的大理為了奪回玉石礦區和越國、蒲甘掐架。東邊的高麗和蒙古帝國居然打了個平手,雙方在半島上你爭我奪的僵持起來。
趙玉林笑著說還算不上平手,北方草原帝國的軍隊已經將高麗政權逼上了海島和山林,只是沒有丟棄財富和人口,蒙軍也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雙方在高麗國的地盤上頂多算是僵持起來了。
老曹問他最後誰會贏?
趙玉林覺得蒙軍搶不到財富和人口,最終肯定會退出半島,高麗國只要堅持下去,肯定會贏。
時節以至七月,夏日炎炎。老曹覺得蒙軍吃苦耐寒,善於在寒冬作戰,高麗國要挺過這個冬天,有點難了。
趙玉林說他們能否挺過去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不過對咱們來說絕對是有利。蒙軍的東征軍肯定被高麗給拖在了半島上,待要返回也是在明年春天,咱們正好瞅準機會砸他們一榔頭。
老曹的雙眼馬上放出了精光,小聲問他是不是要提前發起行動?
趙玉林搖搖頭說還是順勢而為,得看兄弟們準備的情況。
老曹立馬說這次他要親自去參戰。
丁公不同意了,說他倆都走,誰在家裡坐鎮?
趙玉林說咱們暫時還不能動,大將軍要想活動筋骨,可以去長沙視察靈渠的改造,家裡還是必須有人鎮住,他這邊走利州去鳳翔府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