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炳的領兵大將,江北的餘街已經不聽使喚了。去年耗光銀子後他支付了餘街一半的軍餉,餘下的全靠當兵的自籌,肯定沒法再一起過家家。

老話說皇帝不差餓兵,他這偽帝恰恰就將當兵的給餓飯了。

餘街腦子聰明,反應極快,他再三催臨安,得不到軍餉後立即派人去找孟珙賙濟。此時孟公剛剛得到曹友聞大將軍送來的銀子,都還沒捂熱呢,想到都在抗蒙,強忍著萬分的捨不得還是給了一百五十萬貫新幣。

餘街的日子就這樣暫時過起走了。

那趙炳和史兒子卻跑慢了。

他倆收拾心情商議籌錢過年的時候才想到荊湖的孟珙,扯了半天派出欽差出臨安找到孟珙後已經稀飯了。

孟珙也不得罪人,對著臨安的欽差兩手一攤說今年川蜀給的少啊,餘街剛來挖了一百五十萬走,他都還沒得銀子買年貨呢,只能和著鹹菜吃碗稀飯過年啦。

欽差回去稟報,氣得趙炳摔了手上的茶杯。

趙炳讀著剛到的《蓉城旬報》看到成都搬遷整個錦官城要新修皇城,只是安置百姓就是上萬人。

格老子的,得花多少銀子吶?

他看到皇宮破破爛爛,想到成都人喜氣洋洋的就氣得火氣直往上竄。眼睛紅的噴火,很快發起了他家祖傳的瘋。他騰的站起來逮住身邊侍女徑直朝寢宮裡拖,瘋狂地撕扯掉侍女身上的衣衫……

史兒子也在相府吃悶酒。

這年過得慘淡,都勝過他府邸邊的土地廟了,那廟子還前前後後有很多百姓去燒香祈福呢。

他這裡就少有人來。

因為那些鹽商曉得他這兒不管用了,出錢捐的官都被趙炳收了去。完全沒有信譽可談誰還敢和他結交?上上下下的都缺銀子,跟在他身邊的下人都跑了不少。

幕僚給他密報:那喬行健去西蜀後做了新宋最大的特級教授,趙棄兒給他制置司副使的俸祿,配了一輛嶄新的馬車。範鍾、杜凡做了尚書,就連旮旯裡的遊式也做了大理寺正史,一應開支俱全。

史兒子聽得心煩,將酒杯猛地杵到桌子上起身去了書房。

成都南教場,新宋國的各路領軍主帥到齊之後,趙玉林和曹友聞開始了新宋國軍隊的整軍議事。

他告訴兄弟們,估計今年沒有大的戰事了,咱神威軍正好整軍。

經過這麼些年的發展,新宋治下的神威軍數量已經不在少數,但是各個集團兵員有多有少,各個縱隊的戰力參差不齊,甚至裝備都是多少不一。

這就嚴重影響中軍大帳的判斷和指揮作戰了。

如今外敵和咱處於相持態勢,正好抓緊整軍。他和曹大將軍商議了,決定對神威軍進行全面的整編,實行戰區集團化指揮。

為了進一步調動士兵的主動性,神威軍還要繼續強化各級士兵會的職能,以後的各級將領選拔首先要看是不是做過士兵委員會的成員?從最基層起,民主投票選舉公道正派,敢於拼命計程車兵進入士兵會,真正實現官兵一致管理軍隊。

趙玉林在臺上嘩啦啦的講,兄弟們在下面提起毛筆疾書,一連三天他都是滔滔不絕的講話,連老曹都驚歎起他的口才了。

五日後,在丁公的監督下,經過兄弟們討論,決定成立新宋國的兵部,大家一致選舉曹友聞做尚書,趙玉林做第一副使,苗貴任第二副使。

兵部設立參謀司,作戰訓練司,後勤聯運司和軍械司;諸兵種單位簡單劃分為:

神威軍:負責對外作戰,保家衛國。

守備軍:負責國家維穩和預防叛亂,支援神威軍作戰。

順風司:負責國內外軍民情報收集和反特鋤奸。

巡查司:負責抓匪緝盜等國內日常秩序維持,維護法律的尊嚴。建立完整後移交刑部。

接著,趙玉林宣佈神威軍取消帶“新”字編號的縱隊,全部統一縱隊番號。重點劃分了神威軍的各大兵力集團,每個集團配備一個大隊,三個中隊的熱氣球空軍;每個集團配置一個總隊的編練新軍,新軍半數使用火銃,迫擊炮普及到中隊。

所有的步軍縱隊全部精簡為兩萬人的規模,配備十門赤衣大炮,五十門迫擊炮,二百架投石機和兩百個鐵桶炮,標配神臂弩。

後勤司按照這個制式從東集團開始調整起,一步步將所有的神威軍裝備配齊了。

接著,曹友聞宣佈守備軍的編成,基本上依照各路配置守備軍,原則上一個路駐防兩萬人。

所有的守備軍繼續使用原有的宋軍弓箭大刀類舊制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