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來到草堂,偌大的書院工地上工匠們就像蜜蜂一樣的來來去去,上上下下的忙碌著。

房子已經蓋上青瓦,工匠正在趕著砌牆,築路,完善下水道。師傅們說眼看就要過年吶,他們都不願意休息,要接著趕工期呢。

李公有點為難了,說大過年的咋行呢?

趙玉林以為,有的工匠是單身,有的離家太遠,這一類師傅可能還真的願意留下來幹。他提議好好收集一下情況,將願意留下來的師傅組織起來趕工期,接著幹。

他笑呵呵的對著趙飛燕說禮部要舉辦過年的禮儀,到時候就請師傅們都一起來樂呵樂呵。

現場的工匠們歡喜了,這是三少爺在請他們看大戲呢,真是聞所未聞。

出來,他當著李公的面說咱飛燕的事情也是多著啦,替李公分憂就是第一道,還要把自己給嫁出去呢。

趙飛燕一臉通紅,幽怨的看著他。

連李公也是愣愣的,不曉得他在說啥?

他說明年二月二,龍抬頭吶,好日子,咱們把婚事辦瞭如何?

趙飛燕立馬開森啦,輕輕一點頭後捂住小臉馬上爬上馬車走啦。

李公笑哈哈的說他佩服哥兒的求親方式了,做啥都是不經意,笑哈哈的說出來,真是有趣了。

趙玉林曉得,這老頭兒是在說他做事說話太隨便,連婚事都這樣的不正經了。

他淡淡一笑說:還夠得李公費心吶。

回去,吳雨琦已經等在屋裡。

她小聲告訴趙玉林,高麗國王子王典化妝到了成都。

趙玉林當即一愣,茫茫然的不曉得這個半島王子冒險跑到成都來幹啥?

吳雨琦笑嘻嘻的說人家大王子就是為了見上哥兒一面呢。她已經做下交代,等王子接受了李大人的召見之後再安排見面。

高麗,這個不大的小國先前是大宋的屬國,一直奉宋國為中原王朝的正宗。然而後有遼朝,金朝層出不窮的更迭,高麗打不過強鄰,宋國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逼被的一而再,再而三換老大稱臣,如今已對著大蒙古國喊爹了。

然而,高麗的一幫武臣還是不願意甘當亡國奴,特別是做北方蠻夷的兒臣更覺得憋屈。他們一直在自強不息,尋求獨立。

趙玉林還在和吳雨琦一起熟悉高麗國的情況,李公府上已經來人請他去了。趙玉林來到李府見王典和他的隨從已經露面。兩廂見禮之後,他問王子不遠萬里來到成都,所為何事?

王典用流利的漢語客套一番後說他仰慕三少爺,神威軍的趙指揮使,特地從臨安趕來蜀地一見。

瑪德,趙玉林接連吃了兩個驚。第一驚是他簡直想不到,半島王子居然會一口流利的漢語,這說明漢文化真是深入高麗王朝的人心。

第二驚是驚訝自己美名遠播了,連半島王子都要到成都來一睹風采。

王典笑呵呵的說沒想到蜀地竟然是如此繁華,遠勝臨安。他就納悶了,西蜀如此富庶,為何就不厲兵秣馬,扛起刀槍擊敗蒙軍呢?

趙玉林看著十幾歲的小王子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蒙軍不是說滅了就能滅了的。

就好像高麗國雖小,也不是蒙軍一戰就能滅國。

半島王子身邊的隨從立即怒眼圓睜的看著他,大聲說:“高麗雖小,休得侮辱。”

哎呦,這個人有點脾氣呀,就許他們說大宋的不是,不許趙玉林揭高麗的傷疤?

李公立即在中間調和,他說趙指揮使並沒有羞辱之意,這和王子講到的大宋實情是一個道理。

半島王子揮揮手,示意他的隨從退下。誠懇的說他就是仰慕神威軍的趙指揮使獨自訓練新軍,扛起大宋抗擊蒙軍的大旗才冒險來到川蜀的,就想聽聽三少爺如何抵禦蒙古國欺凌的高見。

趙玉林吃了一口茶說蒙古國看是強大,其實也快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不用那麼懼怕的。

蒙古人有個歷史發展規律,就是他們每一代大汗死了之後下面的大小王子都要舉起刀劍你死我活的去爭奪汗位。一個國家就好比一個人的身體在成長,他們這樣一折騰,等於是一個健壯的人大病一場,實力定會削弱不少,咱們總有機會擊敗蒙軍的。

半島王子問他:此時呢,此時蒙古強大,普天之下均不是蒙軍對手,又當如何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