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趙玉林的官船再次啟程,直航成都。

此時的成都府衙,已經吵翻啦。

成都皇城司的快速遞收到了臨安要求轉運稅賦的詔諭之後,府衙和民間有頭有面的人物很快曉得了,大家爭相議論起來,究竟要不要將銀子運去剛剛復建的小朝廷?

前朝的御史華嶽和一個皇帝的近侍太監躲過蒙軍的封鎖,歷經千幸萬苦到了成都,出示了皇帝封賞趙玉林和下嫁皇女的詔書,證實了坊間傳聞是真的。

皇帝在最後一刻封趙玉林為漢王,驃騎大將軍,專事北伐。並且將流落民間的皇女趙飛燕封為南鄭君主,下嫁趙玉林為妻。

瑪德,皇帝這是瘋了嗎?

一口氣給了趙玉林那麼多無上榮耀,這是要他坐著火箭上天,看看月宮究竟有沒有嫦娥嗎?

訊息傳出後,成都府衙、書院,包括成都的整個上流人士都在熱議了,一邊認為趙玉林扣下稅賦不送臨安是謀反,要割據稱王。一邊認為趙玉林已經是漢王了,還有皇女為妻,為啥不能稱王?

還有人更是覺得趙玉林也是姓趙啊,臨安可以隨便找個趙渡來做皇帝,趙玉林為啥就不能稱帝?

總之是大街小巷都在閒談熱議,吵得沸沸揚揚。

這就急壞了川陝制置使,成都知府丁公啦,怎麼得也要主角趙玉林出面來解決。

他剛踏上成都南門的碼頭,冬梅就上去報告了當前的情況,興奮的告訴他聖旨是真的,少爺就要做漢王了。

趙玉林笑著說一個漢王就興奮的這樣了,就這點兒出息嗎?

冬梅笑盈盈的說少爺還要娶皇女呢,可是天大的福氣。

他拉過肖豔說皇女就在身邊,天天看著吶,有啥特別的?走起。

一行人魚貫而入,直接去了驛館。

肖豔得知他老爹以詔書的形式宣告了她和趙玉林的婚姻,驚喜萬分,一定要替他梳妝了才準去府衙。

趙玉林在她鼻子尖上輕輕一吻,說先不告訴別人,看為夫的如何將他們幹趴下。

他倆牽著手走進府衙,立即有人高喊趙指揮使到啦,漢王到啦。

趙玉林對著肖豔一笑而過,搖搖頭直接去了丁公的後堂。裡面一張圓桌上已經坐滿人,只剩下丁公邊上還有一個位子。

他叫再抬把椅子過來,是兩個人呢。

丁公招招手,立即有人給肖豔抬過一把椅子來坐下。丁大人等他吃過茶後說成都事兒多啦,諸公都在等哥兒了。

趙玉林看看丁大人左首的老曹,笑呵呵的說有啥好大的事情不能決斷,非要等到他來議定?

老曹一臉不爽的說還不是轉運稅賦的事情,前面已經明確了川陝的稅賦要保神威軍軍費支出,有人又拿著臨安的明詔要求轉運呢。

轉運使柳慶銀立即開口講話,明確告訴趙玉林就是他提出來的。

他認為,臨安既然恢復了朝廷的建制,成都接到朝廷的詔令就應該遵照執行,難道要反了不成?

眾人立即啞火,不敢開腔啦。

這個文官當道的社會,儒家思想統治下的封建禮制非常濃郁,誰都怕被扣上弒君篡位,陰謀造反的罪名。

曹友聞已經非常不友好的怒視著轉運使了。

瑪德,看來不和他們講講道理還不得行。

趙玉林吃了一口茶才緩緩地說不要隨便給人戴帽子嘛,事情還沒弄清楚呢。那臨安的史相可是被北蠻抓住了的,有誰能證明他是自己逃脫而不是做了奸細讓北蠻放回來禍害老百姓的?

轉運使立即質問他如何能證明史相就是奸細?不能隨便血口噴人,汙人清白,史相還是堂堂的宰輔大人。

這時,坐在老曹邊上的御史華嶽開口了。

他說北蠻當時緊追著官家,所有重臣都在一起,幾乎無一脫逃,他要不是領了官家旨意,早一步出發西來蜀地,十有八九也成了階下囚。

江東百姓都在傳言史相是從北蠻軍帳中走出來的,懷疑他是奸細就不是空穴來風。

轉運使因為有華嶽帶來的訊息,要繼續爭辯史相是否乾淨變得理虛,轉而說如今臨安重建了朝廷,有了新皇帝,咱們就該依制轉運稅賦東去以應急需。

呵呵,這丫絕對是史相的鐵桿,曉得臨安史相那裡窮得揭不開鍋了,必須想辦法押解銀子東去。

但是,趙玉林堅決不給此人機會,他轉去後面書|記官的位置提筆寫下一道手令,拿著開講道:要說急需,眼下最需要的是撥付神威軍的軍費,川陝自己的事情都沒做好,討論別的地方幹啥?

他已經查閱了,以往成都向朝廷轉運四千萬貫錢的時候,朝廷向川陝駐軍撥付大約二千五百萬貫錢。那個時候川陝駐軍約在三十五萬左右,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