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1章 搞錯了地方(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玉林點點頭,說四娘受累啦,只能這樣做了,先過了這一關再說。
他小娘說神威軍零售的網點已經覆蓋州縣,不能再做多了,她和四娘商議精簡賬房人員,將能派出去的都下派出去督促各地厲行節約,充實營銷人員。
趙玉林說行,他看著陳顯問新式大車的生產、銷售如何?咱們可以將米線這些薄利的餐飲點慢慢盤出去讓百姓自營,集中力量做工坊的生產。
陳顯告訴他,大車眼下供不應求,四面八方都有買主來下訂單。若是將價格再下浮一點的話,買車的客商會更多。
趙玉林要講的就是這個問題,他看了小鞠掌櫃一眼說不光是大車,咱們的酒,瓷器、玻璃製品和香皂,肥皂這些的價格都要降下來,讓更多的人能夠消費,使用。
大車的價格再穩定一段時間,視營銷情況調整,先把已經具備生產規模的玻璃、酒和陶瓷商品的價格一步步降下來。
眾人立即議開了。
他左首的魯有朋猶豫了一下說大少爺做事不妥了,大少爺打著咱神威軍的招牌做宜賓燃面,每年上交的銀子又寥寥無幾。最近有嘉州百姓說那燃面疑似混入了燈油,氣味怪異,吃過以後要拉肚子,有損咱神威軍的聲譽。
他問四娘,難道陳宸沒管?
四娘吞吞吐吐的說大少爺事多,忙著呢,陳宸提醒過兩次啦,就是不聽,才請魯總管說道呢。
趙玉林明白了,這是他大哥不聽招呼,一意孤行的砸了宜賓燃面的招牌。
他叫總賬房不收趙玉清的燃面管事費,請書院的張向陽老先生幫他在報紙上刊登一則宣告,說今後神威軍不做燃面了,宜賓燃面屬於民間特色麵食,人人都可以做出自己歡喜的宜賓燃面品嚐。
大家覺得這個辦法好,時下州縣城的百姓也多有做燃面開店的,就讓大家憑藉本事,比質量,比服務去掙錢。還免了趙玉清投訴捕快不作為,任由百姓開店侵犯神威軍的燃面專有權。
這裡的實質是在給趙玉清自己謀利。
趙玉林敲敲桌子說,咱為了神威軍做營生掙錢,不能坑害老百姓,特別是入口的食品,關乎每個人身體安康,豈能視為兒戲?
別人有官府管著,咱們也要自覺,不能砸了神威軍的金字招牌。他給魯有朋交代,馬上傳書各地順風處,凡是有打神威軍招牌的宜賓燃面,都給他撤掉。會場裡的氣氛一下子嚴肅起來。
夜深了,趙玉林感到氣血翻滾,忍不住咳嗽起來。
曲濤一陣心疼,趕緊將手絹掏出來給他,趙玉林捂住嘴巴擦乾淨後揣進衣兜,侍女立即遞給他茶碗。
老魯怕大家看出他身體有恙,招呼陳顯接著發言。
陳顯說仁懷已經建起來一座金礦、兩座銀礦,產量還行。但是他覺得拼命做出金子,銀子,多了還是於社會無益。
他說金子再多,能當飯吃嗎?
大家立馬笑了,金子銀子肯定不能當飯吃。
趙玉林他四娘補充了一句,說今年的糧價就有點上漲呢,糧食產糧怕是減少啦。
陳顯指著坐在邊上的一個老者給大家介紹鬼谷新進的陳富老先生,先生乃一長期研究農事的隱士,對種地可是門兒清,還著有三卷勸農的《農書》呢。
趙玉林驚奇了,民間還有這樣的奇人。
老頭兒清了清嗓子說眼下可耕種的土地就那麼多,一方面繼續開荒擴大種植,更多的應該去發現那些畝平產糧高的糧食品種來推廣種植,精耕細作提高糧食單產就等於增加了土地,還節約人工。
趙玉林給老爺子豎起大拇指點贊、鼓掌。
他說種子的事情還是要慎重,先將各地優良的種子選出來試種,在一步步推廣出去。有道是十里不同天,山上山下的氣候都不一樣呢,種植更不能一概而論。
老人十分贊同他的意見。
陳顯說這事要做好,還得有各地官府的扶持。
魯有朋說這個好辦,先在咱神威軍的駐紮地幹起來,請《翠屏晨報》先在報紙上做宣傳造勢。
張向陽立即樂呵呵的答應,還要出版陳富的《農書》供各地的農事參考。
陳富樂呵呵的說咋要得呢,要不得嘛。
這個會開的有點長了,已經是雞鳴三遍,大家還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資訊。趙玉林早就疲憊了,眾人也是哈欠連連。
他叫都散了吧,休息一陣再和陳顯他們討論軍械製作的事情。
趙玉林剛回屋躺下,魯有朋就過來找他,遞上密信後說蒙軍大舉南下了。他開啟密信來看,蒙軍中路主帥是塔擦兒,他的前鋒已經進逼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