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曾太孫之野望(第1/3頁)
章節報錯
韓國都城外,大秦兵營。
秦蟜帶著五萬兵馬,來到了韓國都城。
韓國作為七大王國之一,卻早已處於風雨飄搖之際。
他們只餘下了三個城池。
都城被圍後,剩餘的兩個城池立即派兵支援。
但合共兵力,也不過寥寥八萬。
而秦蟜的手中呢。
他自函谷關出關,帶走了五萬兵馬。
邯丹城王齕將軍接到了昭襄王命令,亦是分兵十萬南下,來到了韓國都城外。
論兵力。
大秦合共十五萬兵馬,遠在韓國八萬兵馬之上。
論兵鋒。
大秦乘著攻破邯丹的無敵兵鋒,氣勢遠勝於瑟瑟發抖的韓國哀兵。
不管怎麼打,大秦都沒有半點輸的理由。
大秦兵馬早已合圍了韓國都城,韓國將士已是沒有任何逃跑的可能。
哪怕秦蟜隨口喊一聲衝鋒,大秦將士就能將韓國撕碎了。
可是他沒有。
這一仗,是這位過氣曾太孫唯一的翻身仗。
他不但要打勝。
還要打得漂亮!
依靠兵力與兵鋒之上的巨大優勢碾壓,絕不是他想要見到的。
這般橫推,也不能凸顯他那卓越的統兵能力。
哪怕是勝了,也絕不會有人稱讚他。
也因此,秦蟜制定了一個十分偉大的戰術。
那便是聲東擊西。
他要以五萬兵馬保持合圍之勢,再以九萬兵馬強攻韓國都城東門。
待戰爭打響後,韓國主力大軍均是被吸引至東門後,這位曾太孫再以一萬兵馬自西門而入。
前後合圍之下,韓國大軍必然無法抵擋。
且歷經了九萬虎狼大軍的洗禮後,韓國都城內還能剩餘多少可戰之兵??
他這一萬兵馬,必然能夠一路橫推了一切。
到時候。
秦蟜完全可以向天下宣揚,他是以一萬兵馬攻入韓國都城,碾壓了七萬韓國大軍。
這般以少勝多,必然令他揚名天下,成為新的沙場傳奇。
他的威望,亦是能夠在軍中迅速地擴散開來。
只要把握住這道威望,以曾太孫身份掌控這十五萬兵馬,也並非不可能。
只要有了兵權,他就有翻身的機會了!
秦蟜望著前方的沙盤,很是自信地將自己手中的小旗插在了前方。
“這一仗,我們就這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