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艦隊成軍在即,隔壁的千巖星系也有了可觀的發展。

經過3個月的經營,這座礦業星系變得有了些人氣,經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貨運飛船、礦業母艦在隕石帶也開採站之間穿梭。

位於最內側軌道上的星際要塞已經能看清輪廓了,陸峰將繳獲的幾艘閃光之刃拆解,拆下來的材料和主炮都成了要塞第一期工程的助力,初步形成戰鬥力指日可待。

千巖星系不比天際星系小,光靠神唐一家可挖不空這麼大一座星系,於是陸峰找來了另外4家,將一些隕石礦承包給了他們。

而他們暫時還沒有實力進軍星際礦業,於是只能從神唐軍工購置開採船,租用開採站。

最後獲得的礦物可以折價賣給神唐抵消貨款,也可以拉回天際星自用。

不過他們顯然沒有太空冶煉體系,為了縮減成本,只能額外花錢從神唐的礦業精煉站進行提純,變成精純的金屬錠後再拉回天際星,用作自身工業發展。

這樣一來,幾家幾乎要為神唐打好長一段時間白工,但為了不拖後發展進度,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太空礦業有著複雜的流程和技術,就連神唐都在慢慢摸索,幾家派人來打白工是小,學到寶貴的經驗,鍛鍊自己礦業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以後自家進軍太空後能剩下不少時間。

陸峰願意帶著他們一起玩,他們嘴上不說,但心裡是領情的。

到現在為止,神唐的1000餘萬人口已經有半數安排進各行各業當中,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在學習深造。

因此,神唐要想獲得更多的礦物和基石資源,就必須儘快鋪開自己的礦業網路,飛速攫取千巖星系內的寶貴資源。

現在千巖星系尚且太平,要是以後這裡淪為了戰場,那麼礦業出產就將大大折扣了,陸峰這是在爭分奪秒,未雨綢繆。

說起人口,

陸峰當初是從地球救了一整座城市的人回來,質量必然參差不齊。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篩選和培養,最後順利成為神唐庇護所正式公民的有980餘萬人,另有100餘萬人實在無可救藥,與神唐的發展理念完全背道而馳,強行同化只能平添一群害群之馬,徒增隱患,拖累發展。

於是陸峰索性直接將他們丟到了荒原大陸,交給鍾銘釗再教育,其實就是進行勞動改造,現在荒原大陸上遍地工地,開啟了大基建時代,還是非常需要這些自私自利的惡棍的。

這樣一來,神唐剩下的人就全是自己人了。

既然是自己人,自然不能強制他們從事什麼行業,需要在尊重個人意願的基礎上,根據天賦和能力來安排崗位。

而且,好崗位競爭十分激烈,軍方和科學院無疑是最有前途的去處,而兩邊挑剩下的人,雖然有ai的智慧推薦,但最後從事的行業還是以民生居多,而非軍事相關。

事實上,

除了1號太空城計劃容納的300萬工業人口,以及5號城計劃作為生態農業城的100萬人口外,

有將近400萬的人口都生活在風景如畫的2號太空城當中,從事著豐富多樣的第三產業,讓華夏文明在另一片星空下重新閃耀。

這是文明傳承發展的必由之路,不可能滿腦子都是打打殺殺,像地面上那些殖民地,稍微過得好點的,都會盡力保證居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傳承。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交易,有了商業服務業也隨之而來,隨後教育、科研、運輸、建築、民生產業等等,都會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

各人類聚居地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像神唐庇護所這樣上千萬人口的大勢力更是如此,不是說1000萬人幹啥全憑陸峰一句話,陸峰說擴軍就能徵兵百萬的。

神唐的生存危機已經暫時過去,窮兵黷武實在沒有必要。

要想勢力健康發展,從事各職業的人口比例需要讓ai來調控,想要更多兵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人口。

現在,陸峰尤其想念第一次的戰爭試煉,就盼望著神諭什麼時候能再投放一些難民過來,好讓各方補充一下人口,只有人口多了,神唐才能繼續保持當前的發展速度。

不光是,其他幾家大型勢力也是如此。

現在整個天際星的人口在2000萬左右,光是神唐就佔了多一半,知道內情的鐘銘釗自是非常眼饞,而不知道神唐底細的外人也不傻,神唐如此瘋狂擴軍,其背後的人口底蘊不言而喻。

現在誰們家都缺人,眼下這點人口連開發天際星系都捉襟見肘,更不用說以後佔據千巖星系,甚至向外擴張了。

人口少了,不光是勞動力缺乏,抗風險能力也差啊。

於是乎,人口問題很快成為了各方繼安全問題之後最緊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