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戰機的設計在陸峰看來有些奇特。

在其他戰機都儘可能的減少被彈面同時選擇能量幣作為機載能源的時候,鈦戰機卻選擇了一對相當有存在感的太陽能機翼,儘管各型號的機翼形狀都不相同,但無一例外,太陽能機翼是標配。

這些機翼的質感並非金屬,而是類似於太陽板的紋理,內部裝有能量收集線圈和散熱格柵,能夠在任何時候收集光能用來給帝國特有的太陽能離子引擎供能。

該引擎以一個反應罐作為傳輸通道,點燃被高壓噴出的放射性氣體,同時賦予鈦戰機超強的機動性。

然而,鈦戰機的駕駛艙狹小、簡陋、缺乏防護,或者說整架戰機的防護都不多,戰鬥中一般只有被擊中和沒被擊中的區別。

這也導致了鈦戰機產量巨大,但損失也大,且更新換代極快。

駕駛員們每次出擊都會選到不同的戰機,並沒有專屬座機一說,趕上哪架是哪架,人和飛機總有一個是新的。

鑑於極高的機師傷亡率,帝國普遍採用了新兵加專業植入體的模式,量大管夠,只是較難培養出精銳飛行員而已。

不過帝國軍奉行的就是武力碾壓,數量決定一切的路線,鈦戰機就算是王牌飛行員來駕駛,也很難開出什麼花來。

300餘架鈦戰機呼嘯而來,引擎的特殊構造使其在大氣內飛行時會發出恐怖的尖嘯聲,能帶給地面人員十足的壓迫與恐懼感。

可惜,直面鈦戰機群的是一群自律無人機。

為了防止帝國先進的電子力量將這些無人機截獲,陸峰讓技術人員鎖死了無人機控制系統,這600架無人機從升空的那一刻起,直到被摧毀或是耗盡彈藥返航,期間再沒有人可以遙控它們。

連陸峰都不行,帝國軍就更不用說了。

於是這些殺紅了眼的無人機宛如脫韁的野狗,在玉兔設計的新型作戰邏輯操控下,狂野的向敵方機群發起了猛攻。

帝國機群領隊眉頭大皺,在頻道中講話:

“各大隊注意了,敵方是體型比我們還要小的無人機,避免陷入纏鬥,採取一擊脫離戰術,利用機動性優勢扯爛它們的陣型,勝利屬於帝國!”

“帝國萬歲!”

頻道中的帝國飛行員們狂嘯著駕駛戰機殺了上去,好像完全不畏死亡一般。

事實上,這些飛行員佩戴的植入體多少有點問題,它會潛移默化的為機師們植入一些心理暗示,不然很難有人敢坐上被人們戲稱為“飛行骨灰罐”的鈦戰機。

噗啾啾——!噗啾啾——!

鈦戰機的開火聲音同樣很有辨識度。

或者說,

帝國軍大多數機載爆能機炮都是這個聲音,爆能束激發時低沉有力,但很快就會轉為尖銳的呼嘯,每次開火對那些心志不堅者來說都是精神上的折磨。

另一邊,a級無人機裝備的是妖精重工生產的脈衝鐳射,受限於機載功率,這種脈衝光束的射程只有200米左右,持續照射時間不會超過0.5秒,不過發射頻率極快。

如果說鈦戰機是中近程的步槍兵,那麼無人機就是貼身攻擊的槍騎兵,只要近身,就能刺出威力不俗的藍色脈衝鐳射,將目標洞穿的千瘡百孔。

雙方首次交鋒,天空中便炸開了數十團火焰。

雙方各有損傷,戰損三比一左右。

無人機即使作戰邏輯再強,但終究還是呆板的,如果是高階ai親自操控,就會好上很多。

雙方都是輕型戰機,只有每架鈦戰機掛載有兩枚格鬥飛彈,第一輪射打光,雙方立刻開始了光束亂飛的華麗廝殺,在灰暗的雲層下看起來頗為壯觀。

每時每刻都有爆能束的呼嘯聲和戰機的爆炸聲。

陸峰在玄武要塞的指揮大廳內遙望戰場,上方螢幕中每秒都有代表己方無人機的圖示消失,對方的量產型組合就算再廉價,但也有其中等偏上的水準,在與近程無人機廝殺中佔盡優勢。

鈦戰機駕駛員利用強大的引擎將戰機加速到大過載,很快就能擺脫無人機的糾纏,抗壓服將巨大的壓力洩開,讓機師得以從容掉頭回來,從500米外用爆能炮開火,每次攻擊都能有個十分之一的命中率。

多來幾次總能命中一兩發,正因如此,無人機群的數量在被穩步削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