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外界的事情, 陸峰開始專心準備起海底探險。

這次的探險沒有時限,只要天災結束前完成就行,不過要想達到“收復遺蹟”的標準,顯然不可能是隻派一兩支小隊就能搞定的。

前期的突擊隊,後續的後勤隊、守備隊都要安排人,最後動用的人員將超過200。

陸峰將自己帶領近衛隊第一批進行折躍,開闢登陸場。

隨後林玥汐帶著60名陸戰隊,30名後勤抵達,建立臨時前哨站,運送彈藥物資。

第三批的60名陸戰隊,以及30名科考隊員將最後抵達,攜帶第二批補給和科學儀器,著手發掘遺蹟,完成全面佔領。

這便是陸峰當前的計劃。

要是遇到其他競爭者,那保不齊就要比試一下誰的拳頭硬了。

天災降臨後的第9個天際星日照迴圈,

陸峰完成了探險準備,率領第一梯隊站上了一座新的折躍平臺,折躍核心重新安裝啟動,一陣白光閃爍,22人集體消失在地下驛站內。

同時,地獄之門也終於被選為了第10天的直播物件。

……

白光閃過,陸峰、老冰棒以及20名全副武裝的近衛隊員出現在一座平臺上,周圍死一般的安靜,伸手不見五指。

“彙報!”

“1隊安全。”

“2隊安全。”

初來乍到,沒有人開啟燈光,所有人都在用萬用工具上的微型雷達對環境進行掃描偵察。

陸峰也是如此。

房間的輪廓建模立刻出現在陸峰的面罩上,看起來是一座較為空曠的傳送大廳,除了一些清晰的墜毀痕跡外,並未發現威脅。

“別開燈,切換紅外夜視模式,開始行動!”

在這種漆黑的遺蹟中,使用強光燈照明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老遠就會暴露自己。

至於強光燈的致盲作用……

現在的防護面罩都有強光防護塗層,連一般的閃光彈都要大打折扣,更不用說普通的戰術手電了,換成專業震爆彈還差不多。

因此,成熟的紅外夜視系統便是CMC裝甲的標配。

作為量產貨,雖然效能上馬馬虎虎,但好歹能讓戰士們在黑暗中維持一定的作戰能力,欺負起那些沒有夜視儀的敵人來得心應手。

不過,星際時代的戰場環境更加複雜,夜視技術雖然普及,但低檔貨卻經常被幹擾壓制。

因此,戰爭又迫使各方研發更加先進的單兵光電系統。

星際時代的一支王牌特種部隊,其士兵配備的光電觀瞄系統必定是該勢力的巔峰之作。

這種綜合光電系統不僅可以用於瞄準、火控、分析記錄情報,還能用於全天候惡劣環境下的精準觀測。

比如眼下這種完全無光的環境,

對方一樣能實現80%~90%的清晰視物,戰鬥力幾乎不打折扣,相較於視野受限的敵軍,甚至能拉大戰力差距。

當然了,這種光電模組非常昂貴,甚至比士兵手裡的步槍還有貴,不是一般隊伍能裝備得起的。

即便豪如陸峰,也只有他自己的【雷神之錘】上才有配備。

雷神之錘——神唐預計1年內裝備精銳部隊的下一代先進動力裝甲。

其單臺造價堪稱突破天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