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邕又不能衝到蒼天王的地盤去搶,他暫且還搶不過。
有人又道:「大王,與其迎回幼帝,咱們倒不如發一道聖旨,承認越王的地位,招安於他!」
所謂「越王」,跟幼帝,跟蒼天王都不相同。
越王史連海不過是反賊自立,山大王起家,天下英豪對此多有詬病。倘若如今坐擁京城的王邕能夠承認他,甚至冊封他,想必史連海是會樂於接受的。
王邕目光微動,立刻道:「此計可,你來擬旨,再派遣使者到東郡借兵。」
受到讚賞的臣子立刻面露喜意。
議事繼續。
聯合越王是一道良策,然而這良策需要時間去實現。
遠水解不了近渴,魏國大軍馬上就要打過來了,從現實考慮,王邕手上的兵力確實很難抵擋。
到底要怎麼辦?
於是又有人提議:「大王,神都的地形有諸多缺陷,三面開闊而無險可據。當年先帝在世時,就多次動意想要遷都。此番,咱們倒不如趁此時機,實現遷都。如此一來,既全了先帝遺願,又為我等爭取到了整兵的時間。」
這個提議一出,更是引來諸多應和。
大家紛紛說:「正是如此,神都地勢不利啊……」
什麼狗屎的地勢不利!
角落裡的王七郎卻是悄悄撇嘴,而他一面在心中暗諷,一面卻又有一股悲涼在胸口湧動。
大難將臨,伯父手下卻幾乎人人著意奔逃。幾乎沒有誰有迎戰魏軍的勇氣,就連曾經在王七郎心中算得上是英雄人物的關岳林,此刻也只有沉默。
王七郎以為,他至少會說一聲請戰。
可是關岳林雖不附和遷都之說,卻也從頭至尾都一聲不吭。
不說話,便大抵是預設了吧。
既然如此,當初又為什麼要造反?
這京城在他們王氏手中,甚至還不曾捂住過一年,這就要狼狽逃離了嗎?
如此行徑,與那深受天下人恥笑的幼帝和徐太后,又有什麼區別呢?
想當初,王氏一族勢大,逼得他的好友程靈連夜逃離雲川郡……
王七郎回想程靈,他永遠也忘不了當初在臨海王的亂軍中,程靈如同神將一般降臨,將他救走的模樣。
也不知程兄如今到了哪裡?
倘若知曉今日這一幕,「他」是否會生出嘲笑?
王七郎低著頭,嘴角古怪地往上微動。
便在此時,忽聽關岳林說話了。
關岳林道:「父王,神都地形確實是有不利,不及赤霞城依據神川天險。遷都不失良策,至於神都,兒臣願請旨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