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腦筋一動,程靈忽然就察覺出問題了。

不對呀,魏皇要真覺得慕容泓和馮勘之間鬧矛盾是個大問題,之前在朝堂上他們互相彈劾的時候,魏皇就不會用和稀泥的方式,敷衍處理了。

所以,實際上……實際上只怕是,魏皇比誰都更希望他們之間鬧矛盾吧!

文武百官為了南征吵了無數場,魏皇卻一直不明顯表態,這真的只是因為國力不足,所以魏皇才左右為難,無法下定決心嗎?

不,就在這一刻,程靈福至心靈,終於看懂了!

元封二十年,魏皇已年過五十,他再也沒有御駕親征的能力了,也不能再像當年驅逐五胡那般,親自上馬,威懾四方。

魏皇要惜身,因此他絕不再需要一個上下一心的軍事系統!

如果所有的傑出將領之間都和和睦睦,那還有皇帝什麼事兒?

慕容書劍與馮達之間的鬧劇雖是偶然而起,但只怕正中魏皇下懷呢。他等的時機,要到了!

程靈心中動念,便與魏皇對答道:「陛下若要出兵,必然不能只出一路。勇毅侯與忠義伯之間既然有所不和,陛下何不令二位將軍各領一路軍,從東西兩方分別出動,看看哪位將軍先攻入齊都?」

這個提議頓時令魏皇哈哈一笑,他問身邊的常虹道:「大伴兒,這小子是叫勇毅侯與忠義伯兩個較勁兒爭功呢!你看如何?」

程靈心裡吐槽:什麼叫做我讓他們較勁兒爭功?這難道不是你的意思?不是你自己想這麼幹,卻偏要借我的口說出來?

可是皇帝的秘書是做什麼用的?某些時候可不正是要做帝王喉舌麼?

識趣兒,你就是帝王寵臣,要是不識趣,那分分鐘有的是人替代你上位。

常虹躬身笑道:「不論勇毅侯,還是忠義伯,二位都是國之棟樑,是國朝大將。他們二位若是能左右出兵,奮勇爭先,則齊國不日可平,南北大業,一統在即!」

魏皇哈哈笑起來道:「常大伴啊,要論說動聽話,還得是你!」

到這一步,南征的調子基本上就定下來了。

文武百官吵到這一步,也算是明白了,陛下心裡就想著南征,根本沒打算放棄這個時機。

當然,大家也沒白吵。

吵了這麼久,南征時各方面該怎麼出力,如果有了戰果,利益又該怎麼分配,後方又要怎麼運作……各種問題,也早在先前的一日日爭吵中漸漸有了定論。

現如今陛下終於將自己的傾向表現明顯,那麼南征就可以真正準備起來了!

而這一天的小朝會下朝後,魏皇卻又將程靈留了下來。

除了程靈,同時留下的還有侍中崔凱,散騎常侍王文,尚書令寧劍雄,丞相何翰,以及太子蕭蠻!

是的,自從回宮以後,不論大朝會還是小朝會,蕭蠻其實都開始參與了起來。

只是參與歸參與,蕭蠻往往卻並不發表意見,因此他的存在感就顯得略微有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