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靈後來還是收下了那匹緙絲。

只因她心知肚明自己送的人參養榮丸同樣十分珍貴,或者更準確點說:人參養榮丸只會比緙絲更珍貴,而絕不會比不上緙絲。

你放到外頭去,說能用緙絲換程靈的人參養榮丸,看看那些達官貴人,是不是會搶破個頭?

程靈當初同意送人參養榮丸,一來是因為這是穆三娘打點要送的東西,她不太想駁了母親的面子,另一個,也是因為駱平多番示好在先。

人參養榮丸是程靈釋放出來的一個訊號,也是一種試探。

她有一手超乎平常的製藥本事,她手上那些由她親手製作出來的藥物,每一樣都不是凡品。

這份本事程靈沒打算一直隱藏,現如今程靈的根基在一點點穩固,這份製藥的本事就是時候慢慢拿出來,給她加分了。

亂世之中,一味低調可不見得是好事。

要知道,人的習慣是很可怕的。扮豬吃老虎的,很有可能扮著扮著,時間長了就真成了豬了!

而接下來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則證明,程靈的決定果真沒有錯。

先是休沐結束後,程靈回到衙門,駱平主動減輕了她的工作量,又將更為重要的一部分事務交給了她處理。

也就是說,程靈得以將許多不那麼重要的瑣事分配給了別人,而實際上她的權利又反而還得到了增強。

駱平親自見她,再次與她聊起勸課農桑的事情時,態度也更多了許多認真。

程靈似不經意般說起了自己在寫農書的事,駱平將手拍在她肩上,誇讚道:“著書是正事,哪怕只是寫農書。你這個年紀能想到這一點,非常了不起了。改日書成,可一定記得要拿來與我看看。”

程靈當然應是。

駱平實際上對於農書卻並不是很關心——這個其實也是在程靈事先的預料中。

對於像駱平這樣計程車大夫而言,他們關心農業,更多的是關心政績,但你要說他真的有多操心百姓到底能不能吃飽飯,在意民生是艱難還是殷實,那卻未免有些太高看他了。

有些人生來錦衣玉食,呼奴喚婢,根本不會低下頭去看一看他們腳下的百姓是不是還在食不果腹。

真要見到了,他只怕還要嫌人家髒了眼。

像房湛那樣,能夠為了看一看百姓的真正生活,而放開儀仗,微服下鄉,走入最艱苦群眾中去的官員,又能有幾個呢?

所以,駱平與房湛是不一樣的。甚至與藺大儒相比,他也很不相同。

程靈對房湛開誠佈公,對駱平卻是防備得很呢。

她的農書絕非小可,在真正將其上達天聽之前,程靈根本就不可能拿給駱平去看。

不過,提還是要提一嘴。不提的話,日後這農書流傳開來,就顯得程靈拿上官當賊防,那也很不好。

現在程靈提了,駱平自己不在意,那就不是程靈的問題了。

駱平不在意程靈的農書,只象徵性地誇了幾句,卻旁敲側擊地問起了程靈丹藥的來源。

程靈就像個愣頭青似的,略帶靦腆道:“這丹藥,是下官自己煉製的。上好的人參難得,下官煉藥又總有耗損與失敗。好不容易得了些,送給老夫人養身體,小小心意,方家莫笑。”

所以呢?那麼好的藥,就真是給老太太養身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