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桃兒說罷,笑容收斂開始了擊鼓打板,伴奏聲響。

一旁的候三文和石富寬等人看著郭桃兒輕輕點了點頭,就衝這個鼓板之間熟練的配合,到底會不會唱就已經能夠摸清楚大概了。

就是郭桃兒這一進入狀態的氣場,一看就知道是沒少下功夫去學的。

大家都安靜坐著看,而一旁的郭桃兒也適時開口唱:

“冷雨悽風不可聽,乍分離處最傷情。”

“釧松怎擔重添病,腰瘦何堪再減容。”

“怕別無端成兩地,尋芳除是卜他生。”

“只因為王夫人怒追春囊袋,惹出來寶玉探晴雯。

“痴心的相公啊,他們二人的雙感情。”

“唱的不賴呀!”候三文眼神微微一亮,衝一旁的陳歡語低聲耳語道。

“確實,不過我覺得郭哥這個嗓子可能唱劉派更合適一些。”陳歡語笑道。

“嗯論嗓子條件確實是。”候三文也是點了點頭贊同道。

京韻大鼓的基本流派是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的“劉”、“白”、“張”三大派。

像是郭桃兒唱的這個白派唱腔特點主要是吐字清晰、韻味醇厚,於嫵媚中透滄桑。

它在描繪景物和抒發人物憂思之情時,常用平中見奇,溫而有變得唱法,恰當地調動了排比句的功能,具有深摯的藝術感染力。

所以白派的作品主要以唱才子佳人,情愛之類的題材,最主要的比如說就是紅樓夢,白派代表曲目《黛玉焚稿》、《寶玉娶親》、《探晴雯》都是從這裡邊來的。

也因此,白牌大鼓演員裡女姓比重其實要比另外兩派高不少。

而陳歡語說的劉派唱腔高亢有力,慷慨激昂,尤其長於描摹戰鬥場面,代表作像是《古城會》、《博望坡》、《關黃對刀》、《單刀會》、《刺湯勤》、《遊武廟》等,都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感覺。

單從風格上來說,確實和郭桃兒的嗓子條件更搭一些。

一旁郭桃兒還在繼續唱:

“面龐兒桃花初放紅似火,她那烏雲兒這不未冠橫簪發亂蓬。”

“小枕兒輕輕斜倚蠻腰兒後,繡鞋兒一雙緊靠著炕沿兒扔。”

“柔氣兒隱隱噎聲把脖項兒堵,她那病身兒這不輾轉輕翻說骨節兒疼。”

“猛聽得顫巍巍的聲音叫聲嫂嫂,你把那壺內的茶兒,遞給我半盅,我這心裡頭似個火烘。”

“差不多就會這麼多,下面詞就不太熟了。”郭桃兒唱罷一段笑呵呵的開口道。

而此時書房裡的幾位,卻是不住的點頭

候三文鼓了鼓掌笑道:“唱的確實好,這段是白派創始人白雲鵬先生的代表曲目,唱腔可謂是優美哀婉,如泣如訴,真的是表現出了晴雯的憤懣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