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巫醫教勢力不敢進入合江鎮,不知道楚雲在合江鎮幹了什麼,所以楚雲利用炸彈和炸藥,在合江鎮開採鐵礦石,十分順利。

僅僅四十五天的時間,他就開採了大量的鐵礦石,而且還把鐵礦石,炸成了人工都能搬得動的大小,只有少部分,需要人工用青銅錘子破碎。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也到了糧食豐收的時節,百姓都在忙著收割糧食。

楚雲只有等糧食收割完成後,再安排人去合江鎮搬運鐵礦石。

而他也不擔心,有人會去合江鎮,搶他開採好的鐵礦石,讓他白白忙活一場。

因為他還沒有開始鍊鐵,別人不知道鐵礦石有什麼用,再加上他依然時不時地炸一下合江鎮,早就把人嚇破了膽。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下過幾場大雨,但都沒有達到造成洪災的地步。

不過沒有任何人覺得修繕水渠,是白費力氣。.

大家都覺得,今年洪災還沒有發生,可能只是時間稍微推遲了一些。

因此所有人都在拼命地收割糧食,幾乎都是天剛亮就出發,天黑了才回家。

並且,自從開始收割糧食後,大家都是晚上做好起麵餅和飯糰,燒好大量的水,然後第二天帶到田裡去吃喝。

三個鎮子因為搶收糧食,還發生了多次中暑事件。

不過幸好楚雲把培養的三十個護理,分散到各個鎮,組織無法下田幹活的老人和小孩子,煮了大量的解暑湯,給大家送去,結果並沒有死人。

大家也因此對楚雲更加崇拜起來。

因為往年在擁有大量青壯男子,人工充足的情況下,都有很多人在收割糧食的時候,中暑身亡。

今年卻沒有人死。

只是儘管大家拼命地搶收糧食,但由於全是人工,收割糧食的速度也很慢。

尤其是在青灘鎮,大部分青壯男子都戰死了,只剩下老弱婦孺,加上打穀子的活特別累人,需要青壯男子去做,婦女一般都堅持不了多久,所以收割糧食的速度更慢。

剛開始收割糧食的時候,青灘鎮小隊長黃冬梅,就給楚雲飛鴿傳書,希望他可以調配青壯男子,去青灘鎮幫忙,先把靠近三青江的稻田收割完成,以免突然爆發洪災,把成熟的糧食淹沒了。

楚雲知道青灘鎮的困難,但他也知道,因為戰爭,三個鎮子的青壯男子都不多。而且南懷鎮地勢比青灘鎮平坦,南懷江更大,如果發生洪災,還會有更多的糧食被淹。楚家鎮就更不用說了,人口本來就少,所以調動青壯男子,根本就不現實。

不過他還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解決之法。

因為三個鎮,最缺乏的就是打穀子的青壯男子。

所以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製造打穀子機器。

楚雲在穿越前,出身農村,也種了稻田,小時候大人打穀子,用的打穀機器,還是比較原始的那種,腳踩的打穀機。

他透過回憶,發現這種打穀機,完全是可以用木頭做成的,就是具體該如何做成,他有點頭疼,想了兩天也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