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建成鍊鐵廠(第1/2頁)
章節報錯
來到合江鎮鐵礦石區的路上,楚雲叫人把從事過鍊銅,製作青銅器工作的人找來,全面瞭解了當時的冶煉技術。
令他感到驚喜的是,這裡已經發明出了豎爐冶煉技術。
很顯然,這裡已經是青銅時代的巔峰時期,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鐵器,就會向鐵器時代邁進了。
畢竟豎爐技術,是已經可以進行鍊鐵了。
不過如果爐溫達不到,冶煉出來的鐵,只能是海綿鐵裝的生鐵,也就是鐵器時代初期出現的鐵胎。
而豎爐技術的出現,代表著耐熱材料技術,焦炭製造技術都已經很成熟了,鼓風技術也已經開始出現。
這就使得鍊鐵,變得簡單了很多。
楚雲只需要突破鼓風技術,提高爐溫,便是可以煉製出熟鐵。
然後把生鐵灌注到熟鐵之中,就可以得到想要的鋼材。
當然,要實現二十一世紀那種高新科技的高爐鍊鐵技術,是不可能的。
不說這裡的技術條件達不到,就是楚雲,也沒有到鋼鐵廠做過技術人員,也沒有那麼厲害的專業知識去實現。
楚雲也就是在穿越前,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組織的一次旅遊活動,參觀過古人的豎爐鍊鐵,對豎爐鍊鐵比較瞭解一點。
這也是,他得知這裡已經出現豎爐冶煉技術,感到非常高興的原因。
楚雲瞭解了這裡的冶煉技術水平後,很快就有了計劃。
他直接讓三千五百人的大部隊,來到了合江鎮的狂江邊。
合江鎮之所以稱之為合江鎮,就是因為,北方的狂江和東方的碧水江在此匯合成南懷江,也可以說合江鎮,就是狂江和碧水江衝擊而成的大河壩。
因此,合江鎮土地極為肥沃,而且除了北方外,地勢也很平坦,糧食產量很高,人口也才相對密集,地域沒有南懷鎮遼闊,卻是有著兩倍於南懷鎮的人口。
狂江之所以稱為狂江,是因為合江鎮北方地勢,從北往南,有著一個較大的坡度,海拔不斷下降,使得水流速度,遠遠勝過碧水江和匯合後的南懷江。
楚雲帶著大家來到狂江邊,就是打算在狂江邊鍊鐵,利用狂江的水流動力,突破當前的鼓風技術,實現提高豎爐溫度目的。
同時還要用狂江的水流動力,實現材料的攪拌。
楚雲帶著大家來到狂江邊,砍伐樹木,搭建房屋,安營紮寨住下來後,便是開始安排大家,修建鍊鐵廠。
他讓專業的木匠,做了很多水排。
讓參與過鍊銅和製作青銅器的匠人,做了很多豎爐。
四個水排和一高二矮的三個豎爐,為一個鍊鐵組。
四個水排,兩個負責提供鼓風動力,一個負責提供攪拌材料的動力,還有一個負責提供攪拌生鐵和熟鐵的動力。
豎爐一高二矮,最高的用於煉熟鐵。
兩個矮的,一個是和高豎爐連成一體,所以這個矮豎爐,也可以算作是高豎爐的一部分。它主要用於燃燒燃料產生高熱能量,然後用鼓風把高熱能量吹入高爐之中。
還有一個矮的豎爐,爐溫要求沒有那麼高,主要用於冶煉生鐵。
在它和高豎爐,都有一個耐熱槽,用於生鐵水和熟鐵水流動,進入耐熱池中混合在一起,然後被水排帶動的耐熱棍攪拌成鋼鐵水。
最後鋼鐵水流入一個個耐熱模具中,成為鋼材或者楚雲想要得到的鋼鐵製品。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