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愛登不登,哥不關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至於購買的財務手續、合同簽約跑腿、催貨,葉小敏這種打雜同學自會搞定。
週二上午,難得又是化學課的點,顧轍和孔超凡照例請了假,早早來到實驗室。
這些日子,他們已經制取了不少不同分子量聚合段的伽馬高聚穀氨酸、以及各種濃度配比的甘油醚交聯劑,先預存在保溫保溼的儲存箱裡,以免變性。就差最後的效能測試了。
(注:稍微解釋一句,聚合氨基酸類的分子量是不定的,要看聚合度。比如單個穀氨酸分子量是147,也就是C5H9NO4。
顧轍實驗裡的聚合度要從幾十個測試到幾千個,最大分子量能到幾十萬。但不是每個都測,那樣工作量太大了。可以跳幾十幾百個測一組,分析趨勢變化即可。)
直到目前這一步為止,孔超凡也還不知道顧轍的全域性實驗計劃,畢竟他只是一個實驗操作人員,顧轍也沒必要提前說太多。
但孔超凡至少能看出來,僅僅靠目前的實驗產物,是沒法完成“隱形眼鏡新材料”研發的——
你把材料做出來後,總要結合生產實際、做成隱形眼鏡的樣子,然後測試其光學效能吧?不然這些材料哪個好哪個不好,也沒法驗證啊。
所以今天到貨的新儀器,就是來解開這個謎底的。這種儀器都是產業界專用的,大學的化學實驗室裡肯定沒有,租也租不到,只能顧轍自己掏錢買。
孔超凡本著對化學的熱愛,早早就做好了全部準備工作,等待神秘儀器的到來。
早上九點剛過,幾個專業的除錯裝卸工人,把一臺比影印機大幾倍的東西,在實驗室裡預留的位置上擺好、鼓搗安裝,花了足足幾個小時,一直忙活到中午。
顧轍還讓葉小敏給工人師傅們買了盒飯、發了紅包,獎勵他們的“操作穩健”。
孔超凡看著這機器,雖然還不懂是幹什麼的,但直覺告訴他這玩意兒就挺厲害的,熱切地好奇追問:“這是什麼機器?”
“一種離心機。”顧轍摸著下巴隨口回答。
“噗——離心機?提純濃縮鈾的離心機?”孔超凡直接嚇尿了,差點兒誤會顧轍是要搞核材料。
顧轍這種表情一貫面癱的冷靜者,都被孔超凡惹笑了,忍不住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想啥呢?生化實驗用到離心機來分離不同密度的物質還少麼?一定要離心濃縮鈾不成。”
孔超凡摸摸腦門,也知道自己反應過激了,慚愧笑道:“這不才大一,沒見過麼。不過離心機化學實驗室裡應該能租到啊,而且很貴吧,你才幾十萬錢,怎麼可能買到?”
顧轍:“只是同名而已,或者說用到的原理相似。但這玩意兒比生化實驗的離心機糙得多,只是用來離心甩高聚氨基酸水合物、或者是矽水凝膠,生產隱形眼鏡的。
實驗室裡的泛用離心機,都是把試管離心管插進去甩的,這個底下有非球面弧度的半模具。把凝膠滴進去之後轉起來甩,凝膠就會因為離心力被甩向模具邊緣、變得中間薄邊緣厚,不就形成了近視所需的凹透鏡了麼。
這臺還是二手貨,二十幾萬就搞定了。不過離心法有個缺點,目前要甩老花鏡很難實現,因為離心力甩出來的肯定是中間薄邊緣厚的凹透鏡,而老花鏡是凸透鏡,要中間厚。
而且甩出來的表面弧度曲率控制不是很精確,近視度數也很難做精密。之前只能做做兩百度以下的鏡片,甚至帶著玩的平光隱形眼鏡。
兩百度以上的就掌控不好了,要二次光學研磨,或者乾脆靠全模具的模鑄法。模鑄的機器倒是不比離心機貴,但生產效率很慢,要很長時間定性、凝固硬化、脫模。
脫模的時候還容易損傷表面、導致必須二次打磨,所以生產成本肯定比離心法高很多。光學器材貴的都不是材料本身,而是研磨工藝。
我們要是能研發出用離心法就做出達到模具法一次光學精度的隱形眼鏡材料、克服目前的離心精度短板,還怕不能大賣?”
孔超凡聽完,心中已然非常熱切。
他苦學化學多年,如今終於第一次有機會、跟一項全新的實踐生產技術如此接近,化學人的熱血已經被徹底點燃了。
雖然研發出來的東西,經濟方面的利益與他無關,他只是拿死工資的。但光是那種成就感,想想都振奮。
立志當科學家的人,誰不想改變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