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結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nl日子也不好過,世界各國評估機構普遍調低了未來微電子行業對光刻機的需求量和需求持續時間。
然後顧轍就趁著這個時候,丟擲橄欖枝談判相互的技術授權、生產光刻機所需的其他工業母機的一攬子談判計劃。
顧轍以5奈米初代二維二硫化鉬沉積技術為誘餌,榨取了舊時代的全部技術壁壘落差,確保自己跟asml和灣積電在光刻領域也回到一個起跑線上,然後再進一步深耕自己的二硫化鉬晶片。
另外,在深耕二維二硫化鉬晶片之前,顧轍也早就開始了另一個自衛性的佈局——
他知道二硫化鉬晶片相比於矽基晶片,有個資源上的短板。
那就是矽基晶片所需的化學元素不值錢,二氧化矽就是沙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二硫化鉬要用到鉬元素,這本來就是一種比較值錢的稀有金屬,在二硫化鉬晶片誕生以前,鉬元素的消耗大戶主要是給坦克造裝甲需要新增,還有一些電子元器件要用到。
在二硫化鉬晶片出現之前,一噸金屬鉬的價格也要80到150萬人民幣,至少比鋼鐵貴幾百倍,比銅貴幾十倍。
顧轍很清楚,後世二硫化鉬晶片技術突破後,鉬礦的價格就迎來了一波飆升。
更關鍵的是,二硫化鉬這種化合物,在天然界本來就是存在的,是輝鉬礦的有效成本。所以如果可以直接從各種鉬礦當中找到特定的優質輝鉬礦礦源,甚至可以在提純細顆粒遊離態二硫化鉬溶膠時,就省下大筆的冶煉提純工藝,等於是粉碎離心一下後就直接能用了。
華夏本國也是鉬礦大國,鉬儲量也是世界前三的。主要在東北的遼吉邊界長白山區有大型鉬礦,還在中原的陝晉豫三省交界的崤山、中條山山區有大鉬礦。
顧轍前世重生前知道,東北的輝鉬礦品位和質地都不行,需要的複雜加工環節比較多。
而豫陝交界的弘農市崤山鉬礦,是後世地球上僅有的兩個可以直接粉碎離心溶膠化後就生產二硫化鉬晶片的大型礦場——地球上另一個符合這一條件的大型輝鉬礦,在中非的剛國。
所以,顧轍在開發出二硫化鉬晶片之前,當然也要趁著鉬價只要150萬人民幣一噸的低位,先利用自己在國內科技界的地位,想方設法花錢用正常合法途徑弄來採礦承包權。
還特地去中原的豫省撒了大筆投資,比後世蘋果在滎陽開生產基地的手筆還大,讓雷老闆幫著投資了一大堆東西,換取了弘農市的崤山輝鉬礦35年承包開採權。
至於原本歷史上在豫省的相關從業者、比如雒陽鉬業之類的,統統被顧轍擠出去了。
另外還跟當地的電力部門簽了約,把弘農市的smx電站都拿來保障未來天元科技在弘農市的晶片基地生產所需。
畢竟光刻機是耗電大戶,後世灣灣的電力相當一部分都被灣積電吃了。哪怕改用化學沉積法造晶片,要粉碎離心溶膠化二硫化鉬,耗電也是非常恐怖的。專門拉一座發電站給相關企業,這非常合理。
而且顧轍去當地投資時,豫省先進製造業還很落後,gdp資料也不好。聽說這樣的國內頭號民營科技巨頭肯來投資,還是搞高階電子和晶片,當地領導直接興奮得要啥給啥,配套電站和要點輝鉬礦採礦權都不算什麼了。
顧轍就這樣,在二硫化鉬晶片徹底發力席捲全球之前,就先控制住了全球40%的高品位晶片級輝鉬礦來源,將來還會去剛果也佈局一下。
此後二十年,不管人類其他國家會如何逆向、山寨、模仿二硫化鉬晶片工藝,至少品位最好最適合造晶片的輝鉬礦資源,絕大多數都握在顧轍手中了。
——
(全書完)
這本書開得還是有些心急……還撞上了過年、冬奧會、戰爭、隔離……各種流量銳減,謠言滿天飛。
更關鍵的是讓我認識到,距離《重回80當大佬》開書已經過去四年了,因為疫情和其他一些原因,社會心態發生了重大變化。
當年我寫書,主角都是奮鬥逼,我也願意寫華夏夢的主角,都是有智商的奮鬥者,那樣的書有人看。時隔四年,現在流行躺平擺爛,不勞而獲,我這種主角已經被認為是販賣成功學販賣焦慮了。
我老了,36週歲了,三觀是轉不過來了,所以只能退回故紙堆裡了。當然這本書塑造也不好,但其實如果有信心,是可以多走心好好塑造的。關鍵是社會三觀開擺了,我知道我這書肯定沒戲,這條賽道以後也沒戲了,不想維持形象了。
我寫書十年,都沒怎麼正經休息過。還是觀望兩個月,等6月下旬再開書吧,不保證幾號。
目前還不知道些什麼,只知道迴歸歷史,願意賞光的書友,可以7月1號放了暑假再回來,71肯定開了。其他的細節,後續正式完本感言再詳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