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期刊之後,他還愣了一下,仔細尋找了一下目錄,才發現顧轍在上面各發了一篇文章,都是關於離心法美瞳材料的。

當然,這些文章上公開的技術細節還是比較少的,都是些大而化之的理論推演和實驗思路,也確實公開了一丁點有證明價值的實驗資料,屬於“確保論文能被髮表”的最低限度。

多餘的部分,當然至今還處在保密狀態,還在那些美瞳材料專利申請檔案裡躺著呢,只要顧轍不申請進入實質審查,各國專利局就不會披露相關資訊。

要是公開得太多,顧轍賣給依視路專利時就買不上那麼高價了。雖然在後公開並不影響保護,卻會給同行反應時間,也容易啟發同行。

鄭教授大致看完之後,只是淡淡地笑道:“怎麼想到給rsc的期刊投文章了?這不像你的風格啊,你這人討厭英倫風,在學校裡都出名了,聽說買車都特地鄙視賓利勞斯非要買邁巴赫?”

rsc全名是陰國皇家化學學會,r是皇家(royal)的首字母縮寫,jmc這些期刊都是rsc旗下的。

與之對應的有asc,是米國化學學會,旗下的cm(材料化學)就跟rsc的jmc相對應。都屬於化學領域第三梯隊的sci期刊。

(注:別看錯了,一個是《化學材料》一個是《材料化學》,是米陰兩家打擂臺的)

顧轍之前的發文風格,鄭教授也是知道的,傾向於米系而非陰系,這次才覺得意外。

顧轍也不忸怩,一邊喝水一邊坦蕩地說:“這不是cm要的資料比較翔實嘛,對資料公開的完整性要求更高。

我不是發不了,是不想公開太多,有商業上的考慮。所以,jmc稍微水一點就水一點咯。”

&nc之所以多年來還能跟cm打擂臺,也不可能靠“學術資料不嚴謹”這種純缺點,實際上靠的是“學術資料不嚴謹的情況下,便於科研巨頭在商業上多保密”,這是一個權衡。

鄭教授聽了,不由再次稍稍重新整理了對顧轍的認知,這傢伙,想問題越來越全面成熟了,也不知道腦子是怎麼長的。

&nc也很不錯了,只是在米國化學界的認可度不如cm。你是要去斯坦福交流的人,不是去牛津劍橋,這點你別忘了。

大二這最後一個半學期,要好好針對性補米系學會的期刊文章,對你將來讀研順利很有好處的。”

鄭教授語重心長地說,顯然是已經幫顧轍考慮好了到斯坦福之後的道路。

而顧轍顯然正在這個問題上等著他呢。

他這四個月裡,發的論文可不止這兩篇,雖然這兩篇確實是目前發的檔次最高一級的期刊。

顧轍拿這些文章來,就是套出鄭教授主動提到米系陰系之爭的話題,然後顧轍也好說自己的學術規劃。

顧轍深呼吸了一口,把早就準備好的臺詞和盤托出:

“多謝教授關心,不過這事兒我倒是另有打算——我讀研的時候,不打算繼續讀化學了,反正竺院這邊給我的是理學學士學位,本科階段算是理科通識教育,我碩士想讀材料物理。

當然,材料類嘛,跟化學的關係肯定是千絲萬縷的。我只是如今自己鼓搗的那些專案,有點兒偏物理了,我覺得我物理短板比較差,該補強一下。有時科技創新的熱點,不就在學科交叉的領域麼。”

鄭教授很是意外,著實沉默了一會兒,不過最後他還是選擇理解:

“可惜啊,你這人聰明是聰明,就是貪多務得。也罷,反正還年輕,有的是時間試錯,希望你能找到真正想學一輩子的東西——你今天來找我,就是說這個事兒?”

顧轍:“哪能呢,這不隨口一提麼。我雖然不會一直學化學了,但是我公司的專案,卻需要幾個相關的研究生,博士碩士都有缺口。

這不快秋招求職季了麼,想到您這兒看看,有沒有研三博三的優秀學長學姐可以推薦。上個月剛畢業還沒考慮好去向的,就更好了。當然,我可能得挑一挑。

另外,物科院我不太熟,材料物理的博士生我也需要,只能請你幫忙聯絡一下,一事不煩二主了嘛。”

鄭教授想了想,又看了看時間,又是週末下午了,估計很多研究生和導師還真有空,應該方便約談。

“這樣吧,你把你招人需要開什麼新專案,學術研究氛圍,相關情況,大致跟我說一下,留個材料。我這裡優秀學生肯定有,但他們也要挑公司的。

我知道你最近在搞新的鏡片聚酯材料對吧?我這兒的高材生,有些都接到華石油華石化旗下的聚酯研究所的offer了,那可是兩桶油下面的研究所,待遇前景不比去你那兒好?

要是拿不出什麼乾貨條件,或者有前途的專案資訊,我都對不起學生,沒這個臉幫你開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