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先賺個一千萬,我說的是美元(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月每人兩千加班費,空下來就給我日夜練!我希望跟依視路的談判,是最後一次需要我親自操心的,以後賣技術的事情就要你們挑起來了,我關心技術研發和法務佈局已經夠操心了。”
坐而論道,謂之三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哪有老闆做大了還親自抓銷售的,遲早要嚴格分工。
……
在顧轍的掌舵推進之下,法國人的態度一天比一天鬆動。
最後,在充分了解了“合作不成功時的破壞性”之後,他們總算基本上接受了顧轍報的單價,只是在顧轍給的要價上稍微打了八折或九折。
當然,這已經很不錯了,顧轍也沒想過這次就做到“報多少對方就給多少”,總要讓對方稍微還一點留點面子的。
畢竟一開始一方報300萬一洲授權,另一方可是要還到不足100萬,差距太大了。現在對方好歹是承認“北美市場獨佔授權價值240萬美元,歐洲市場獨佔授權價值260萬美元”
另外,談好了單價,如果買方肯“打包批發購買”,肯定還要再給一點折扣,這也是談判的應有之意。
於是最終的結果,就是依視路方面一次性支付了550萬美元,購買了下列國家和地區的獨佔授權:
北美市場國家作價200萬美元,歐洲市場國家作價220萬美元,日韓市場作價80萬美元,東南亞及澳洲市場作價50萬美元。
這些錢,按照03年7.8的匯率,大約是4300萬人民幣了。
至於其他市場,依視路自己也沒打入,或者沒有重視佈局,買不買無所謂,就按照一般授權來操作。也就是不給依視路獨佔,顧轍要是有本事找到其他買家,還能再租一遍。
到時候賣出多少鏡片,每片給20美分專利費,顧轍也不可能查到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中東狗大戶不需要便宜貨科技。阿三和黑叔叔太窮,絕大多數買不起眼鏡。南美那些西語區國家雖然沒那麼窮,但是西裔學習上太懶散,讀書不用功,經常戶外運動,近視率太低了。
昂撒人雖然也講究“快樂教育”,但是跟南歐西葡意那些天天踢足球的懶痞一比,昂撒人都算努力型學霸了。
……
談妥了基礎款的“離心法免研磨低度軟鏡”授權後,法國人對顧轍的實力和潛力已經是充分認可了。
顧轍這才趁熱打鐵,把“離心法美瞳材料”的系列專利,拿來談一談。
萊法耶特和帕西諾看到了顧轍的工廠從配凝膠開始、一直到上機離心、凝固定型的全生產過程。
萊法耶特對技術不是非常懂,所以一開始也沒看出門道。
帕西諾是負責技術把關的,他當然立刻就看出了含金量,在私下場合時跟萊法耶特如是解說:“原先顧轍給我們看的成品,還看不出其技術含量。
畢竟有可能是定型後再鍍膜染色、把染色劑做在鍍膜上的。從成品上,是看不出生產工藝的。
但是,他居然可以把染色劑直接配進凝膠裡,然後才離心定型,這個過程中染色劑沒有被甩出色差,可見他們找的染色劑和凝膠的密度已經完美接近了。
否則但凡染色劑密度稍低百分之一,離心的時候都會中間顏色深邊緣顏色淺。染色劑密度高百分之一,離心後就是邊緣深中間淺。
顧轍能做到這一點,就省掉了離心美瞳的鍍膜工藝,再跟前面的基礎款免光學研磨的專利配合起來,降本比例會更加驚人。”
有了前一項技術合作成功的鋪墊,法國人在買美瞳技術時終於爽快了不少。
又是一番短促的討價還價,法國人最後以700萬美元的價格,買斷了北美和歐洲市場國家的獨佔授權,等於是單價比之前的基本款還上浮了50%,已經頗有誠意。
不過在總價方面,倒是隻比550萬美元的基本款高了四分之一左右,主要是依視路方面對這些花裡胡哨技術的應用範圍存在疑惑。
法國人一致認為,在東南亞和澳洲這些地方美瞳賣不出去,不值得高價拿。日韓市場雖然有點價值,但顧轍對日韓市場的價值估計更高,對法國人漫天要價。法國人就不要了。
這些地方都按照一般授權籤,雙方不擔風險,每片鏡片30美分授權費,賣出多少算多少,最後查賬結算。
顧轍也無所謂,對方不要日韓和東南亞,以後他自己讓天元光學想辦法找經銷商鋪貨唄,反正這些市場離華夏這邊比較近,也不是沒機會打入。
所有的獨佔授權費,都有幾個月的賬期,大約年底之前可以基本到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