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顧轍,你就等著當被告吧!(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元光學的“日拋鏡片”推出後,每天都有數千單的成交,讓總經理朱怡婷也是成就感爆棚,每天親自盯著工廠加班加點,還臨時給工人發雙倍加班工資、要求延長時長。
工廠工人原本是每天含兩頓吃飯休息在內、一共在單位10個小時,現在索性是加到12小時,給加班費,兩班倒就可以確保機器24小時運轉。
如此一來,再加上別的一點生產管理最佳化,工廠的產量也又提高了兩三成,超過了每天1200副鏡片。
有了這樣的產量撐著,縱然每天賣出去超過五千副,庫存依然是撐到了7月1日正式開始放暑假為止。
朱怡婷算了筆賬,每副鏡片平均毛利12~15塊錢,八天賣出去四萬副,就是又50多萬的毛利了,比新店剛上線時、最初那兩週有淘寶官方當託買空時,總利潤還高了好幾成。
(當時那50萬隻是銷售額,沒扣除成本,所以毛利是沒50萬的,而且那50萬是兩週內漸漸完成的。)
看到這個結果,朱怡婷都忍不住想要立刻讓公司擴大生產、多定製一些專用離心機,從目前的三套增加到五套,再多僱八個看機器的工人。
反正顧轍所需的定製款離心機,也才30多萬成本,財務做賬的時候就已經壓縮到按一年折舊期來算壽命,每天折舊接近一千塊,機器的離心產能有每天六百多片、折算到每片上機器折舊也就不到一塊五。
而現在每片毛利6塊錢以上(一副12塊毛利是兩片),1塊5的折舊絕對是划得來的,只要能滿負荷生產三個月、確保產品全部賣完,機器的成本就回來了。
簡直比顧轍和陸謹明之前賣熔噴布的機器回本週期還快,熔噴機好歹還要噴五個月布才能把機器賺回來。
當然,這種擴張唯一的風險,就是朱怡婷不能保證如此熱銷是否能一直持續下去。
如果只是一波釋放性的短暫需求、不可持久,那貿然擴產還是有可能賠的——少賺也是一種賠。
為此,她又給剛剛才放暑假的顧轍打了好幾次電話,還專門登門討論過。
顧轍也不好下判斷,只是給了幾句話:
“現在你是總經理,要學會自己判斷市場。只要不問我追加投資,只是拿公司本身賺到的未分配利潤擴大再生產,那就不用請示我。”
話裡話外,顧轍也已經不再掩飾:賣鏡片的生意,對他而言沒那麼重要,這終究只是一個攪混水的鯰魚,立威用的。
立威都能賺到錢,那就是總經理的本事,該給獎勵就給獎勵。
朱怡婷得了這個話之後,決定還是穩一點,那就先拿出60多萬、擴兩套裝置。反正這60多萬也是之前一個半月裡賺出來的,屬於“未分配利潤”,市場真不行,就當少賺了一點唄。
……
朱怡婷在天元光學有序擴產的同時,在阿狸巴巴內部,馬老闆和孫宇等人,也在為對天元光學的持續流量宣傳、資源傾斜,而面臨一場內鬥。
朱怡婷並不知道,她給天元光學的日拋眼鏡定了個打骨折的售價之後,之所以能短時間內爆發出巨大銷量,跟淘寶方面的瘋狂引流宣傳,是分不開的。
以如今03年7月淘寶網自有的流量,當然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阿狸巴巴對天元光學的宣傳,顯然不止淘寶那點流量,還有很多盤外招扶持。
這裡面最主要的扶持,就來自於此前已經運營了兩三年的阿狸巴巴2b電商業務——說白了,馬老闆幾乎給阿狸巴巴上所有的入駐企業,都發了關於天元光學的宣傳資訊,飽和式介紹,才有的如今的效果。
如果聽不懂其中商業邏輯的,可以這樣大致類比——就好比後世2011年,微信剛出現的時候,沒什麼使用者,但qq已經有很多使用者了。所以小馬可以用qq的流量去導流給微信拉新。
如今馬老闆對顧轍的扶持,也是一個道理,為了打造首店爆款、給新平臺撐門面,同時顧轍的產品也確實過硬、給力,經得起捧。所以老馬把公司積累了三年的2b企業電商客戶資源,往零售電商領域導流。
看似天元光學每天賣出去超過五千副鏡片、收貨地址也有好幾個,但擁有全後臺資料的阿狸高層,卻是看得明明白白:
這些鏡片的買家,根本不是什麼普通消費者,就是企業客戶。他們是打著零售的幌子,來顧轍這兒批發進貨、然後轉手貼牌倒賣了!
顧轍的鏡片成本太低!零售價都比別人的批發價甚至出廠成本還低,所以全國所有小牌子的隱形眼鏡企業,都發現買天元光學的鏡片過去、然後再自己貼牌倒賣,都比自己開工廠生產要便宜!關鍵是還不用承擔開工廠的風險!
馬老闆和孫宇對於這一幕,當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樂見其成的。
銷量不問來路嘛,管你是真的普通消費者還是來進貨的企業,至少這個天元光學是真的捧火了,淘寶這個平臺也跟著一炮打響了。
現在每天新增入駐商家數量,已經穩定突破兩位數,也就是每天至少新開十幾家店。這對淘寶的估值是一個重大的利好,店多了消費者才會多,兩端的流量才能相互促進。馬老闆和孫宇當然都希望天元光學越火越好。
但是,在阿狸巴巴公司內部,也有人不願意看到這一幕,顯然,這人就是阿狸巴巴傳統2b業務平臺的負責人、同為十八羅漢之一的謝煌。
道理也很簡單:就好比後世小馬用qq給微信導流拉新的時候,微信事業部當然是樂翻天,但qq事業部就不樂意了,這是抽qq的流量往兄弟部門輸血呢。
在謝煌眼中,顧轍這種公司的打法,完全就該直接入駐阿狸巴巴的企業電商平臺嘛!去什麼消費者零售業務平臺!